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字體大小: A+
     
      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

      若說起鄭國泰,就必須要先說他的妹妹鄭貴妃,這是一個最受萬曆皇帝寵愛的妃子。

      而且歷史上的鄭貴妃陪伴萬曆皇帝三十八年,一直都能維持寵愛不衰,她沒有皇后的名頭和禮制,但在後宮卻有皇后之實。

      為了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萬曆皇帝能和大臣一直鬥氣二三十年,堪稱大明第四深情。

      第一是太祖高皇帝對馬皇后,第二是憲宗對萬貴妃,第三是孝宗對張皇后,第四就是萬曆皇帝對鄭貴妃。

      經常在後世小說影視里擔當反派角色的鄭貴妃,秉性其實不算惡毒之人,但也是一個挺能折騰事情的貴妃,被人津津樂道的那些明宮「奇案」里,不少都和鄭貴妃有關聯。

      而報名參加了今科武試的鄭國泰就是鄭貴妃唯一的親兄長,外戚鄭家的骨幹。

      想到這裡,林大官人就感到,自己或許是被「蝴蝶效應」了。

      歷史上鄭國泰肯定沒有參加武科會試,正如歷史上的萬曆十四年肯定沒有武狀元。

      難道自己弄出了大明第一武狀元的噱頭後,把鄭國泰吸引到了?

      外戚鄭家肯定不缺皇帝的關照,經常因為超額封賞而被大臣詬病,但鄭家缺的是獲賜特殊恩典的正當理由,以及能讓家族臉面增光的東西。

      申時行看到林泰來的表現極為不正常,就提醒說:「你確定還要奪取武狀元?其實這個武狀元沒那麼重要。」

      武科之所以不受重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出路一般。

      不像文科,中了進士就是清流,三鼎甲直接入翰林,在官場號稱「天上仙」。

      而武進士就沒有這些榮耀,武舉制度正式確立後的正、弘年間,武官中了武進士的待遇就是原官提一級,普通人中了武進士的待遇就是授予經歷、知事、巡檢等低級官職。

      即便拿到武試第一,武官待遇是提兩級,普通人就是授予正五品千戶。

      一直到嘉靖南北都出了亂子之後,武進士的出路待遇才稍微好了點,普通人和低級旗校也有方鎮幕僚、帶隊營官、城堡守備、營兵教練之類的職務可以選。

      在申時行這首輔眼裡,林大官人這麼有才華,出路多多,確實不用守著武科不放。

      如果首輔使使勁,冒著被人罵的壓力,保林泰來一個舉人括號文科,問題也不是很大。

      所以說,真沒必要跟武科較勁,就算弄個文科出身,同樣不影響使槍弄棒上陣殺敵的愛好。

      當然並不是說首輔怕了什麼鄭國泰,在大明抑制外戚權力的體制下,首輔要是連外戚都壓不住,那簡直就是笑話。

      歸根結底還是個性價比問題,申首輔盤算利益得失時,最喜歡講究的就是性價比。

      感覺為了一個沒什麼卵用的武狀元,和得寵的鄭家硬剛一下不是很划算。

      林泰來答話說:「本來不拿武狀元也無所謂,但看到鄭國泰也來覬覦,那就必須要爭了!」

      申時行:「???」

      你林泰來這又是什麼邏輯?怎麼完全聽不懂?

      先前也沒聽說過,你林泰來和鄭家有仇啊,何至於如此針對鄭國泰?

      申首輔再次問道:「除了狀元,還有第二第三,也差不了多少。」

      「我已經是蘇州第一、南直隸第一,最後的京城第一怎能放棄?」林大官人毫不猶豫的說。

      林泰來這種心態,申首輔只能理解為年輕人任性,不會太過於考慮利益得失,要的就是面子。

      畢竟林泰來先前曾經滿京城放話,這次要拿武試第一,完成武科三元偉業。

      如果被突然冒出的外戚莫名其妙搶走第一,確實也挺沒面子的。

      最後申首輔說:「既然伱想任性,那就任性吧,反正還有幾天可以考慮。」

      也不是什麼生死攸關的大事,林泰來想任性就由他去了。

      林泰來深沉的說:「並不是在下的任性,而是為了申相你任性。等申相明白何為仁義的時候,就會回來和在下一起任性的。」

      申時行不想繼續和不說人話的人扯淡,揮手就想把林泰來轟走。

      但林泰來卻又貌似不甘心的說:「如果只針對鄭國泰興風作浪,有點小題大做了。」

      申時行不明所以的問:「你還想怎樣?」

      林泰來若有所思的說:「聽說朝廷最近要推選新的戶部尚書,跟鄭國泰爭奪武狀元的時候,再順便摟草打兔子,弄一個戶部尚書回來如何?」

      戶部尚書在你眼裡就是個兔子?申首輔愕然反問道:

      「你跟鄭國泰爭搶武狀元,和朝廷推選戶部尚書,這是一回事嗎?」

      林泰來自信的說:「完全可以是一回事。」

      但申時行不打算和林泰來繼續往下談,擺了擺手說:「不要想太多了,安心準備你的武試去吧!」

      生性謹慎的申首輔主要有三個方面考慮,第一,在掌控吏部的情況下,戶部吸引力沒有那麼大。

      第二,剛剛驅逐了李植勢力,如果再急切的直接插手戶部尚書人選,可能會引起從上到下的反彈。

      第三,身為蘇州人,在戶部尚書人選問題上最好避嫌。畢竟從太祖高皇帝時就有祖訓,蘇州人不得在戶部為官。

      但林大官人非常大氣的說:「既然申相無意,那在下就自己安排戶部尚書的人選了!」

      申時行忍俊不禁:「爾以為廟堂之事像是家家酒?你若有這個能耐,就自己去辦!」

      從申首輔這裡出來,剛說完大話的林大官人卻有點犯難,他並不是沒有辦法,而是缺少人選。

      站在院中,林大官人不禁仰天長嘆。根基還是太薄弱了,遇到這樣的卡位好機會,卻沒有可靠的黨羽。

      朝堂里這些官員,除了申時行之外,稍稍能聯繫的也就是山東新城王家了。

      除此之外,連個能說上話的都沒有。

      可想起王家對自己的態度,林大官人又有點不爽。

      但要是排除態度問題,新城王家確實是很極品的黨羽候選,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進士級別的人才。

      除了新城王家,哪個家族一代人能出十來個進士?而且能力都不算太差。

      再往大里想,山東出的官員非常多,但頂級大佬卻很稀缺,簡直太適合收編來當黨羽了。

      歷史上若干年後,朝廷里除了東林黨還有齊黨、浙黨、楚黨,其中齊黨就是山東官員抱團。

      別人浙黨領袖都是什麼沈一貫、方從哲這樣的內閣大佬,齊黨領袖最後卻只官至巡撫。

      同樣在這個夜晚,被閒極無聊的林大官人意淫收編為黨羽那個王家,掌門人王之垣少司徒潛入了吏部尚書楊巍宅邸。

      其實是楊天官邀請王少司徒過來的,因為王少司徒臉皮比較薄,不習慣求人。

      如果不是楊天官相邀,王之垣未必會在這個時候主動登門。

      王少司徒是山東人,楊天官也是山東人,彼此之間是有鄉誼的。

      楊天官今年七十,為人寬厚,業績平平,能當吏部尚書全靠資歷非常老。

      資深到把很多官職都當過了,不當吏部尚書就沒有位置可以安排的地步。

      畢竟楊天官可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也就是著名的黃金一代,他的同年都是張居正、李春芳、王世貞這撥人。

      放在別的年代,能當上吏部尚書,也許就是同年群體裡領袖翹楚級別的人物了。

      但楊天官的同年實在太耀眼了,只大學士就出了三個其中兩個首輔,搞得楊巍名氣不彰。

      當然如今申首輔還是很喜歡楊巍的,因為楊巍忠厚聽話,非常尊重首輔權威。

      所以楊巍這活化石雖然都七十多了,還是被申首輔力挺著當吏部天官。

      楊天官把王少司徒請過來,當然是為了朝廷推選新戶部尚書的事情。

      一般來說,戶部尚書人選有三種來源,第一是將刑部工部等地位較低的尚書遷轉過來;第二是從南京六部尚書調一個;第三是資深戶部侍郎晉升為戶部尚書。

      王少司徒作為資深的戶部左侍郎兼太倉總督,當然有資格成為戶部尚書候選人。

      楊天官說:「今日我篩選名單,最具資格的人有兩個。

      一個就是你,另一個則是南京戶部尚書宋纁,其他人的條件都不如你們。」

      王少司徒苦笑道:「這個機會,當真難得。」

      楊天官說:「競爭者只有一個,確實是非常好的機會,但是同樣也不容易。

      宋纁必將獲得清流勢力的全力支持,他與禮部尚書沈鯉都是河南歸德府人,而左都御史辛自修也是河南人,其中力道可想而知。」

      作為吏部尚書,楊天官對朝廷中脈絡了如指掌,又指點說:

      「若想與宋纁背後勢力抗衡,唯有申首輔了,但申首輔心裡是否另有人選,誰也說不好。

      我已經在申首輔那裡提過你了,但我不能替你把事情都做完,還需要你自己去見首輔。」

      王之垣為難的說:「我家與首輔素來交情不深,在這等大事上去求首輔,是否交淺言深?」

      楊巍恨鐵不成鋼的說:「已經到捨身求仁的時候了,你居然還想著是不是交淺言深?

      如果換成那些沒節操的人,早就跪求不起了。」

      王之垣咬牙說:「那我明日便去申府求見。」

      這是第一更,今晚還有。再次求月票,昨天上月票榜後,收藏新增是平常的三倍,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請大家繼續支持啊!這書沒啥推薦,只能靠大家的票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
    凌天劍尊君九齡總裁爹地惹不起絕世飛刀韶光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