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181章 最高級的黑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181章 最高級的黑字體大小: A+
     
      第181章 最高級的黑

      和衙門一樣,天下學校的建築格局也都差不多,都是太祖高皇帝設計的標準化建築。

      林大官人走進無錫縣學的時候,對左右護法笑道:「我這個文化人,連蘇州本地府學縣學都沒進過,反倒先進了外地的縣學。」

      一般情況下,縣學肯定不能隨意出入的,但今天「大佬」公開講學,就半放開了。

      林大官人穿著青衫,打扮上像個讀書人,門子也就沒攔著。

      他來的晚了,講學已經開始了不知多久。

      但無所謂,林大官人又不是來聽講的,他的動機其實是「獵奇」。

      就像是參觀著名旅遊景點一樣的心態,看看未來東林黨領袖和締造者們都是什麼模樣。

      在這個時間點,初期東林八君子應該大部分都在無錫縣,還有兩個是隔壁武進縣的。

      明倫堂月台上的正中間,正在講話的人是個三十六七歲的圓臉中年,鬍鬚很長,垂至胸間。

      不用問就知道,這位肯定就是顧憲成了,客店掌柜所鼓吹的「正道真儒」,也不知道這個名號是誰想的。

      在顧憲成兩側,坐了四個人,肯定都是與顧憲成關係比較近,又有一定地位的人。

      根據歷史資料推斷,大概其中有顧憲成的弟弟顧允成,顧憲成老師的孫子薛敷教,以及同鄉密友葉茂才。

      目前這些人年紀都在三十左右,而且未來兩科內全都會考中進士,上榜率百分之百,比宰輔公子還高。

      還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必定就是被譽為「天下士」的高攀龍,二十一歲就中舉的神童。

      以上這些人,都是以後東林黨初期八君子裡的人物,早期東林黨的核心人物。

      所以有些人說東林黨不搞朋黨、不是「黨」,就是個笑話。

      不然為啥早期東林八君子裡六個無錫的,兩個隔壁武進的,大都和顧憲成沾親帶故?

      不然為什麼東林八君子裡的人,在如此殘酷的科舉淘汰率下,能夠兩三科內全部考中進士,百分百上榜?

      當然可以也看作是巧合,坐在月台上的未來東林君子們人人都是堪比宰輔公子的科舉天才。

      而在月台下面,則是百來個士子,宛如眾星拱月一樣三面圍著月台,人人神情充滿了崇拜和敬仰。

      不得不說,此時顧憲成的號召力已經初見倪端了,至少在本地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再怎麼說,顧憲成不僅僅是學者,還是一位吏部官員,執掌人事工作的那個吏部。

      三年假期結束後,顧大人還是要回京師吏部工作的。

      插一句題外話,顧憲成就是傳說中的進士第五名,狀元、榜眼、探花、傳臚後面的那一個。

      不知道別人有沒有聽講,反正林大官人沒興趣仔細聽的,他就站在這裡一邊探頭探腦的看「景點」,一邊胡思亂想著。

      忽而聽到月台上的顧憲成說:「我欲編《五經余》。」

      旁邊那個疑似高攀龍的年輕人問道:「何謂《五經余》?」

      顧憲成答道:「余非剩餘也,乃是繼續之意也。《五經余》之意,就是繼續聖人《五經》之事業!」

      疑似高攀龍的年輕人又問:「如何繼續?」

      顧憲成又答道:「《五經》之意,多由三代而發。而三代以下,未能囊括於內,我心中多有缺憾。

      故而欲三代以下之範圍,續上五經內容,此為《五經余》也。」

      聽到這裡,月台下的士子們已經開始議論紛紛。

      顧憲成轉向台下眾人,很有氣勢也很有節奏的高聲道:

      「我欲以《太極圖說》、《經世》、《啟蒙》等為《易余》!

      以三代以下詔、誥、奏、疏等為《書余》!

      以騷、賦、古詩等為《詩餘》!

      以《綱目》、諸史為《春秋余》!

      以歷代典章之合宜者為《禮余》!

      以上就是《五經余》的想法!」

      一句比一句聲調高,說到最後一句時,台下諸生都震耳發聵了!

      原來顧先生不是隨口說笑,而是已經有了思路!

      續補五經,這是多牛逼的偉業!不愧是顧涇陽先生!

      有個年輕人從人群里撲了出來,激動的臉色通紅,渾身顫抖,甚至於熱淚盈眶,嗓門近乎破音的喊道:

      「孔聖之後,敢於擬六經而有著作的,當屬隋代大儒王通!

      而涇陽先生欲作《五經余》之壯舉,規模宏大,更勝過王通!

      歷代典章卷帙浩繁,我安希范願追隨先生,效犬馬之勞,復興正學!」

      林泰來:「」

      如果你不是叫安希范,我就真信了。

      安希范,今年二十二,東林初期八君子裡第二年輕的,拜了顧憲成為師學習。

      按照歷史,此人今年中舉,明年中進士,又又又又是個科舉天才。

      有了人負責帶頭尖叫,此時台下的氣氛陡然熱烈起來。

      眾士子身在其中,不知不覺情緒陷入了莫名的狂熱,跟著一起叫道:「復興正學!復興正學!」

      續補五經這樣的文壇偉業就在眼前,如果能參與其中,那是何等的光榮!

      為什麼叫復興正學,因為這幾十年王陽明心學太流行了,顧憲成這樣的正統學者都對此不爽。

      在外圍不遠處守候的張家兄弟下意識對視一眼,他們都覺得這一幕似乎很熟悉,感覺都是自家坐館玩剩下的。

      連張家兄弟都能免疫,更別說林大官人本人了,他就是抱著胳膊站在人群最邊緣,冷眼旁觀。

      不吹不黑,這位顧先生能以在野中層官僚身份,創造出一個影響政壇數十年的東林黨,並成為精神領袖,還是有點東西的。

      看到的各種運營手段即使放到五百年後,也不過時啊。

      比那個只懂蹭熱議的王老盟主,顧憲成真是強多了,有著明顯的代際差距!

      林大官人親眼目睹這一切後,終於能理解了,為何歷史上的東林黨會那樣的狂熱和極端,簡直就是正邪不兩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因為從根子上就是這樣成長的,壯大後更不可能被糾正了。

      偏生這時候,月台上的君子們目光巡視人群時,立刻就注意到了林泰來。

      本來林大官人身材比別人高出了一尺多,醒目基礎指數已經不低了。

      更別說在這群情奮發的時刻,別人都在奮臂激情,只有林大官人下意識擺出了抱著膀子看猴戲的姿勢。

      狂熱腦殘粉里,竟然出現了一個異端!

      所以他想不被注意到都不可能,除非別人眼瞎。

      等氛圍稍微冷卻後,顧憲成的弟弟顧允成便對著人群邊緣的高大「士子」說:

      「這位雄壯朋友何人也,看著面生。」

      正看戲的林泰來冷不丁聽到被詢問,不禁嘆口氣,這樣都能被點名?難道這就是主角光環?

      口中便答道:「在下姓林,自蘇州來,往南京去趕考,今日路過貴寶地,順道旁聽。」

      林大官人這話沒毛病但容易卻讓人誤會,反正別人聽了後,都以為林大官人是去參加八月鄉試的。

      顧允成想了下,從沒聽說過蘇州有林氏家族,想必不是什麼大家子弟,便又說:

      「據我觀察,林朋友對家兄的構思似乎甚為輕蔑。

      若有相左之意見,不妨在這裡大膽說出來,我等洗耳恭聽。」

      顧允成這話明著看沒什麼,但細思極恐。

      這裡氣氛正狂熱,如果一個勢單力孤的寒門子弟貿然提出刺耳的反對意見,下場會如何?

      或者說,適當找一個好打的標靶,更有利於增加己方群體的凝聚力。

      經歷過粉絲經濟時代的林大官人,當然明白其中問題所在。

      他環視了一圈後,便不慌不忙的開口道:

      「我的想法就是,顧先生欲作《五經余》,這氣魄未免太小了!

      不妨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眾人:「」

      敢於續補《五經》,已經是了不得的偉業了,還想怎麼樣?

      林泰來更加富有激情的說:「也別拿五經做文章了,我看顧先生完全可以搞一個新四書!」

      這話一說出來,眾人立刻對林大官人怒目而視。

      實錘了,此人絕對是黑粉!能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是來砸場子的!

      四書是必考,五經是選考,這就能說明四書地位比五經還要高!

      誰敢亂動四書?這不是明擺著讓顧先生去死嗎!

      林泰來卻對別人視而不見,只對顧憲成問道:「涇陽先生以為《禮記》如何?」

      顧憲成實話實說:「孔聖刪述的五經,歷經秦火大都倖存了下來。

      唯獨《禮記》一經,雜駁幾半,似非原經。

      不知當初二程有再興儒學之能,卻為何不代為釐正《禮記》,補此闕典。」

      這是個比較流行的觀點,很多人疑心禮記是漢儒編出來的。

      林泰來嘆道:「顧先生沒有想通啊,二程對《禮記》已經釐正且傳世了!」

      這種事情開不得玩笑,顧憲成不由得坐直了身體,嚴肅的問道:「林生為何敢這麼說?」

      林泰來便答道:「其實我認為,二程以及朱子所表彰的《大學》、《中庸》即是他們心裡真正的《禮記》,只是沒有明說!」

      原本《大學》、《中庸》都是《禮記》中的內容,宋人卻把《大學》、《中庸》從《禮記》里單獨抽了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成為儒家最高經典。

      難道宋代聖賢這是暗示只有《大學》、《中庸》才是真禮記?

      林泰來這個觀點看似簡單,但勝在新奇,之前沒有人往這個角度想過。

      所以像是點破了窗戶紙,讓在場眾人都有點豁然開朗的頓悟感覺。

      林泰來仍然很淡定的說:「如此可把四書里的《大學》、《中庸》恢復為《禮記》。

      那麼四書就少了兩本,如果能再補進兩本,那不就成了新四書?」

      顧憲成不禁愣了愣,呼吸急促起來。

      糟糕!這是心動的感覺!

      本來以為是無知狂徒的瞎扯淡,怎麼還越說越像那麼回事?

      若能重鑄經典,那是多大的功德,增加個幾萬粉絲不成問題!

      話題進行到這裡,實在太大了。

      此時別人產生了莫名的敬畏,都不敢說話了,因為自己不配!

      只有林大官人臉上笑嘻嘻,開口道:「第一本,我看可以用朱子的《小學》補上,教人如何細處工夫!」

      顧憲成下意識的點點頭,感覺似乎越說越有道理了,朱子的《小學》可以彌補其他經典著眼太大的問題。

      「那第二本又是什麼?」顧憲成忍不住問道。

      於是林大官人臉上笑容更加濃厚了,繼續說:「至於第二本,我看涇陽先生你自己寫一本放進去就行了!

      以你的經天緯地之才,寫本書羽翼《論語》、《孟子》的經書,那實在太簡單了!

      畢竟您可是當世的正道真儒,伱不出手,沒人能輔佐孔孟了!」

      顧憲成:「」

      繞了一個大圈子,編了一堆似模像樣的經學理念,差點都把自己打動了,結果就是為了最後開涮自己!

      雖然他從來沒有聽到過這種說話方式,但並不妨礙從中聽到了反諷!

      可以鑑定,這絕對是黑粉,最高級的那種黑粉!

      台上君子裡,還很年輕氣盛的高攀龍站了起來,指著林泰來罵道:

      「不敢坦蕩質辯,只敢皮裡陽秋,真小人也!」

      林泰來輕蔑的說:「家裡放厚利債的才是小人,勿復與我說話!」

      高家就是放高利貸發家的,高攀龍聞言,氣得就想跳下去打人。

      顧憲成連忙攔住了高攀龍,又轉頭問道:「你師承何人?技藝得自何人?」

      剛才只以為這林生是個沒跟腳的散養士子,但現在看來又不像了。

      這是個有才華的人,否則根本也編不出那些東西,尤其是對經學的理念,一定是有傳承的。

      林大官人答道:「我這主要技藝算是傳自唐荊川先生吧!」

      據說在武舉考場不考拳法和鞭法,要麼弓箭,要麼刀槍,所以目前槍法算是主要技藝。

      高攀龍忍不住叱道:「胡扯!」

      唐順之就是隔壁武進縣的,與無錫縣同屬常州府,乃是常州府的名人大前輩。

      唐順之有什么弟子傳承,這裡的人難道還能不知道?哪來的蘇州林姓野弟子?

      林泰來不屑的說:「愛信不信!我家又不放厚利債,犯得上像你們高家質庫一樣坑蒙拐騙嗎!」

      高攀龍心胸快氣炸了,暴怒的喝道:「那就讓我見識見識你傳自荊川先生的技藝!」

      林泰來看了看高攀龍的小身板,詫異的問道:「你確定?」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武俠世界大穿越抗日之川軍血歌隔墻有男神:強行相愛1誘婚試愛:總裁老公太會都市逍遙修神
    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重生落魄農村媳金手指販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