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字體大小: A+
     
      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

      9月中旬,林志超來到加拿大的Nova Corp公司。

      Nova Corp公司是一家化學製品、氣體運輸集團,旗下有一個重要的資產——赫斯基石油公司。

      赫斯基的總部設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爾加里市,是加拿大主要的獨立能源公司之一,在加拿大擁有 5000餘口石油及天然氣生產井的開採權,此外還持有重油精煉廠67%股權及343間汽油站。

      而此次會面,自然是為了和記黃埔收購赫斯基事宜。

      一般來講,別人(李家成)收購赫斯基的話,一般會花費數年的考察,才敢真正下決定。而對於林志超來說,赫斯基幾乎不用思考,就決定收購。

      當然,他也假裝提前兩年多考察,並結識了赫斯基公司的總裁布萊爾,有著不錯的私交關係。在這次收購當中,還是赫斯基總裁布萊爾主動邀約林志超來收購,並非是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Nova Corp公司的指引。

      這種收購有個好處,那就是管理層不會發生動亂,而且是『本地人管理本地人』,有著明顯的優勢。

      而對於林志超來說,他知道赫斯基不僅是前世李家成的得意之作,更知道一點——石油要經歷一個長達數年之久的寒冬期,而這個寒冬期並不會要和記黃埔的命,而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前途。趁著這段寒冬期,赫斯基需要做的是併購、收購,以此來擴大自己的石油儲備和規模。

      「林先生,歡迎來到Nova Corp公司!」

      「湯姆森先生,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在Nova Corp公司,大家熱情的招呼。此次參加會談的,有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和記黃埔、Nova Corp公司,所以是三方會談。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是林志超家族的忠實夥伴了,林瑞寰還持有其9%的股權,並擔任董事(有投票權)。而此次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也打算購入赫斯基石油5%股權,算是戰略投資。

      一行人來到會議室後,三方代表進行了商業談判,當然事前其實已經由團隊進行溝通過,今天就是來敲定最後的決議。

      湯姆森是Nova Corp公司的總裁,這是一個家族企業,他開口說道:「林先生的經營之道,在西方也是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赫斯基如果有你的領導,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亨瑞克也開玩笑的說道:「林先生眼光也非常敏銳,在倫敦的石油期貨市場,可是戰勝了本地財團呢!」

      那一戰,確實牛!

      本來按照洛希爾家族的實力,如果不是恰逢歐佩克的會議結果,怕是洛希爾家族還能讓倫敦布倫石油期貨暴漲那麼一會,屆時林志超的資金就會非常被動。畢竟,只是一個區區布倫石油期貨,短時間暴漲又算得上什麼,但只要有那麼一會暴漲,林志超的投資就很容易爆倉,補倉都未必來得及。

      林志超謙虛的說道:「過獎了!我個人認為,短期內石油是不會有起色的,所以收購赫斯基石油公司之後,真正可行的辦法就是以赫斯基石油公司,繼續收購石油儲備,擴大規模,等待著石油回暖。」

      湯姆森點點頭,此次Nova Corp公司出售股份,並不是全部出售,而是只出售57%的股權。

      大家約定:和記黃埔收購43%、林瑞寰個人收購9%、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收購5%,剩下的43%繼續由Nova Corp公司持有。

      這樣一來,Nova Corp公司、和記黃埔的持股一樣,既可以降低風險(售出股份獲利),還可以繼續投資赫斯基(殊不知他們等不到黎明)。

      「收購石油儲備,會繼續加大赫斯基的債務風險,林先生打算如何應對?」湯姆森詢問道。

      林志超示意馬世民來說,Nova Corp公司還持有43%的股權,雖然將領導權讓給和記黃埔,但肯定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希望和記黃埔能帶領赫斯基找到突破的辦法。

      馬世民點點頭,隨後認真的說道:「收購石油儲備,是為了將來石油回暖,公司資產增加。實際上,我們分析過石油短時間不會有起色,可能長達數年之久所以,為了應對債務方面,我們大概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一、訂購圈套的開採設備,加強開採的石油數量,出售之後來降低負債;二、我們旗下公司——香港港燈公司,其發展與石油有莫大關係,後續會加強赫斯基的合作」

      將未來的施政大綱講出來,是讓合伙人放心,和記黃埔有能力帶領企業渡過難關。

      湯姆森很高興,和記黃埔的策略還是可行的,低價購買石油儲備,增加開採效率和產量,港燈的合作(需求)。

      「好,我非常信任林先生的團隊,願意一起合作。」

      隨後,就好談了。

      赫斯基的資產估值為88億美金,也就是5億港幣。

      林瑞寰、和記黃埔一共收購52%的股權,那就是32億港幣。

      和記黃埔這次要支出5億的資金,當然這點錢不算什麼,今年(1986)和記黃埔的盈利將突破20億。

      僅『黃埔花園』在1985~1989年期間,就能為和記黃埔帶來50多億的利潤,相當於每年可以為和記黃埔帶來10億港幣的利潤。當然,1985~1986年的利潤還是比較少的,第一是林志超控制銷售數量,第二是價格還不算高,預計明年的和記黃埔的利潤,就會突破30億。

      所以,錢對和記黃埔不是問題!

      和記黃埔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的消息,很快被加拿大、美國、香港的媒體報導出來,一時間震驚四座。

      根據加拿大政策,外國人是不能收購『財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但林氏根據長子林瑞寰擁有加拿大籍,避開了這個限制,獲得了赫斯基的控制權。

      林志超在加拿大簽約後,也接受了月刊《加拿大商業》的獨家採訪。

      接受採訪,是避免一些人拿這個事情做文章,他需要表現一種投資的態度。

      負責採訪他的記者,是一位四十歲的記者理察,他雖然經驗豐富,卻可以看得出來比較崇拜林志超,整個採訪現場都比較透露出『尊重』。

      「林先生,需要準備一下嘛?」

      「你們需要嘛?我這邊隨時可以!」

      「好的,我們馬上開始!」

      理察首先問道:「林先生,冒昧的問一下伱的年齡?」

      林志超說道:「1928年出生的,今年是58歲!」

      理察驚訝的說道:「我有些不敢相信!你是如此顯得年輕,而且據我所知,你已經在商界出名有三十多年,而且還是白手起家。」

      就是旁邊的一些工作人員,都忍不住驚訝起來。

      林志超笑著說道:「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好的心情會讓你更年輕,而且還能讓你的思維更有用——去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事情。」

      理察說道:「很富有哲學的一句話,我會記下的據我了解,你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財富並不是繼承父輩,是這樣的嘛?」

      林志超說道:「我的父親是一位老師,但在我14歲那年逝世,之後由於沒錢讀書,我就輟學幫助母親耕種,之後我18歲去了香港闖蕩當然不能全說是『白手起家』,很多人幫助過我,不然我也不會有今天!」

      理察說道:「你太謙虛了!」

      接下來,進入正題。

      理察說道:「你這次收購赫斯基,正值世界石油價格低迷,所以是有著什麼樣的看法?」

      林志超說道:

      「世界石油價格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升幅,但長遠來說可以看好,而且香港電燈公司的發展與石油有很大關係(香港已經取消煤電),所以是項投資對香港有利。」

      「為了尋求合適的能源投資機會,我曾花了幾年在歐美考察,之所以看中赫斯基,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我個人對加拿大有一份特別的個人感情,二是我本人與赫斯基總裁 私交甚好,相信他的指引。」

      採訪一切順利,此次收購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民間抗議,畢竟正值石油低潮。

      卡爾加里市,又稱『卡城』,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1941年這裡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從此城市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很多能源公司的加拿大總部就設在這裡,因此卡爾加里是加拿大的能源中心以及北美第二大能源中心。

      赫斯基總部,便坐落於此!

      卡爾加里屬落基山脈的「腳山」地帶,以終年不化的壯美雪山為城市背景,後市常年被評為全球第五宜居城市的美譽。這裡陽光非常充足,沒有綿延不斷的雨季,是加拿大氣候舒適程度僅次於維多利亞和溫哥華而名列第三的都市。

      林志超等人在赫斯基總部停留了一段時間,主要和赫斯基管理層達成一些發展方案。和記黃埔是有控制權的,所以並不是放任赫斯基管理層自行決定發展大事。

      更何況,沒有大股東的支持,赫斯基管理層又怎麼有魄力大發展呢!

      林志超和布萊爾也算是若是兩三年的老朋友,所以大家談得也比較愉快。

      對於布萊爾為首的管理層來說,他們對於新東家打算趁著石油低迷,低價收購加拿大的油井(開採權),他們是樂於見到的。

      當然收購油井的話,勢必會增加赫斯基的債務率,所以又得加大開採的產量,出售後去還債,故大家又制定了購買全套開採設備,逐步加大開採的產量,銷往香港,主要是銷售給港燈。

      其實,在林志超的心中,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趁著這幾年石油低價,大肆收購,哪怕赫斯基債務高企,也無妨;重點的是,要讓Nova Corp公司感覺到——我扛不住了,要將剩下的股份全部賣給林志超。

      屆時,林志超便全部掌握了赫斯基!

      所以這項投資,預計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看到希望,相信Nova Corp公司根本等不到那個時候。

      辦公室里,林志超等人坐在一起交談,包括林瑞寰、馬世民、布萊爾。

      「布萊爾總裁,接下來就看你們管理層的了!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低價吸入儲備資產!不過考慮到今年石油才陷入低潮,所以不需要太操之過急。」

      布萊爾點點頭,說道:「我明白林先生的意思!」

      林志超接著說道:「明年,我可能會派遣一位專業的財技大師,入駐赫斯基,看看能不能幫助一些。」

      林瑞寰、馬世民知道,說的就是霍建寧。

      布萊爾倒是好奇的說道:「能讓林先生如此信任,那一定有了不起的戰績吧?」

      林志超笑道:「是的。這位管理層是我們長實、和記的董事,叫做霍建寧主要功績嘛,便是我們長實投資日本,從1983年開始,我們長實在日本開始投資地產,巔峰時期,我們用10億美金的本金,撬起了40億美金的地產投資隨著日元升值,銀行匯率降低,我們在那邊的投資便初現成績;再加上今年下半年開始,日本地產股市紛紛開始大漲」

      他親自介紹霍建寧的功績,不惜將自己的功勞都安在霍建寧身上,一時間獲得布萊爾的信任。

      「如此說,這位霍建寧先生,一定非常適合加入赫斯基。畢竟接下來,我們也腰開始大舉負債收購了,有一個財技大師,是非常有必要的!」

      林志超點點頭,實際上他並不是讓霍建寧常駐加拿大,而是讓霍建寧分管赫斯基。馬世民畢竟是和記黃埔的總裁,不可能為一個項目投入太大的精力。

      所以,不管是赫斯基這個能源投資,還是後面的電訊投資,霍建寧都是直接的管理人。

      結束赫斯基事情之後,林志超便飛回香港。

      飛機上,馬世民亦跟著他回香港,至於林瑞寰,單獨乘機飛往香港,林志超依舊是堅持『父子不同坐同一趟飛機』。

      「培生集團的主要股東,反對我們進一步合作,這事早已經在我的意料之中!」在飛機上的一層,林志超對馬世民如此說道。

      馬世民一愣,老闆既然如此自信,又為什麼不阻止呢!

      不過他很快明白,說道:「老闆的意思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將培生公司的股票拋掉,進行獲利!」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再等個一年吧!」

      培生公司,是一家教育集團,旗下擁有朗文、《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世界知名品牌。說白了,就是一家文化出版集團,是英國文化的一個象徵。雖然是多元化集團,但也不是和記黃埔可以拿下來的,所以馬世民有些過於樂觀了!

      但林志超不阻止,說白了就是覺得這筆投資不虧,而且還能打響投資英國的信號,沒有什麼不合適。

      馬世民接著說道:「雖然投資培生公司,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但我們也算在英國站穩腳步。下一步,我打算尋求電訊上的突破,比如收購大東電報局的股權。」

      林志超隨即說道:「現在先不要收購,靜待時機,至少也得等培生公司的股票拋售後。投資海外電訊是對的,但還需要等待時機。」

      馬世民點點頭,說道:「此次收購赫斯基,和記黃埔已經算得上踏入海外的一大步,休整個一年也非常不錯,正好趁著這段時間,我們再仔細考察和分析,尋找更好的投資項目。」

      相比較而言,馬世民對林志超是完全的佩服,前世對李家成未必十分服氣,畢竟高度都不一樣。

      而林志超之所以讓馬世民等一等投資大東電報局,是因為他知道和記黃埔同樣很難進入其董事局,所以只能作為戰略投資99%。不過,最好的時機當然是八七股災後啦。

      培生、大東,都是來自馬世民等管理層的投資想法,林志超不會否定,但卻會讓他們在什麼時候出售獲利更大,什麼時候買入代價最小。

      不過接下來,林志超說道:「屈臣氏集團的發展,絕對是和記黃埔最有利的武器,它擁有零售(屈臣氏、百佳超市等品牌)、製造(製藥、化妝品等等)、食品(各種汽水、灣仔碼頭等等)等產業,一年已經有60億港幣的銷售額。所以,我覺得應該繼續加強其發展規模,特別是東南亞的市場」

      讓馬世民冷靜冷靜,很有必要!

      而且,屈臣氏集團是被所有人低估的企業,而林志超則非常清楚,發展屈臣氏非常有必要,目前屈臣氏才200多家門店,和前世巔峰時期的上萬家,差距非常遠。

      所以,要加快東南亞的布局了,特別是接下來的時間,東南亞的經濟要高速增長了。

      「好,我明白老闆的想法了!」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上一頁 ←    → 下一頁

    穿越:下堂王妃難再娶中華第四帝國網游之金剛不壞三國之召喚猛將調教大宋
    外掛傍身的雜草皇恩絕品小村醫近身狂兵超品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