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429章 【自以為是】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429章 【自以為是】字體大小: A+
     
      第429章 【自以為是】

      在1月初旬的時候,香港地鐵公司正式宣布:公開接受郵政總局原址發展權招標競投。(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各競投公司頻頻與地鐵公司接觸,刺探地鐵公司意圖,準備投標書及附件,在限期內呈交上去。公開招標為各公司提供一個平等機會,投標書內容則屬機密。

      投標中標法則,若過多考慮自己一方的利益,則中標希望小;若條件過於優惠對方,自己則毫無利益可圖。

      各家都對投標內容秘而不宣,任記者發揮想像揣測。

      參加競投的財團、公司共 30家,超過以往九龍段招標競投的一倍多。據報界披露,它們是長江實業集團、置地公司、太古地產、金門建築、日澳財團、輝百美公司、嘉年集團、霍英棟集團、恒隆地產、新鴻基等。

      輿論界憑其慣性,一致看好長江實業集團、置地公司,至於是其中哪家,則各有各的看法。

      長江實業集團。

      林志超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思考著這次投標事宜。

      投標不比競投,大家不知道互相的底牌,所以哪怕是林志超也不敢『勢在必得』。競標的條件過於照顧地鐵公司,不僅僅是長江實業集團『無利可圖』,更重要的是『惹人笑話』。

      好在,林志超知道一些內幕消息,這樣一來勝利的天平就來到長江實業集團這邊。

      此次招標的是『遮打地鐵站上蓋』,也就是原來的郵政總局原址。在七十年代初,置地想通過交換土地,來獲得郵政總局原址,被港府予以拒絕,可見這幅土地有多麼的『旺地』。

      雖然是旺地,但長江實業集團卻不好在標書里講,這是用於收租;若是這樣投標,投標的機率非常小。

      道理很簡單,地鐵公司的地皮,都是港府按照原價批給地鐵公司的;所以地鐵公司需要交給港府地皮費,而地鐵又沒有運營,僅能通過港府擔保貸款,所以他們非常缺現金。

      若是合作的商業地產用於收租,意味著要十年回本(理論上),地鐵公司當前很難接受這種方案。

      所以第一個合作要求就是:物業都以售樓花的方式,進行回籠。

      這樣一來,郵政總局原址上的這幢靚廈,註定只能分層分單元出售樓花。當然林志超也可以讓維港置業或環球集團拿出6億左右,到時候整幢買下。

      售樓花回籠現金,還不足以打動地鐵公司。

      所以,林志超決定先將郵政原址的地皮費,直接全額支付給地鐵公司;雙方的利潤分成,讓地鐵公司占51%,長實地產集團占49%。

      三個有利條件一出,再加上長實集團在商業地產商的實力,地鐵公司必定選長實集團合作。

      這樣一來,長實集團並沒有多付出太多,先給地鐵公司的地皮費,僅僅預先支出而已,並不是白白給地鐵公司。地鐵公司的利潤多2%,不過是打破『五五分成』的慣例,實際上也就兩三百萬的來去。

      想到這些,林志超叫來黃昌宏,並說道:「和地鐵公司的合作條件,我已經心中有數,必定能贏得這次遮打站上蓋發展權。你們只需要負責技術性的標書部分,就可以了!」

      黃昌宏見老闆如此自信,便說道:「沒問題!這幢大廈占地27萬平方尺,可修建一幢37層高的商業與辦公室混合的單塔型建築物一座。技術上絕對沒有問題,老闆放心,畢竟我們開發的商業大廈,超出競爭對手太多太多。」

      這不是驕傲,而是鐵一般的事實。

      幾十年來,長實集團在中環開發了十幾幢優質大廈,若是再加上替別人承建的大廈,足足有二十多幢。其它地方就不用說了,連新加坡都有長實集團開發的大廈。

      「嗯,那就不需要如何分心,畢竟項目有很多,我們不要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精力。要知道,這幢大廈僅地皮費就需要約4億港幣,達到1萬每平方尺,若是再加上建築費和稅費,預計投資高達5億港幣。」

      黃昌宏說道:「我明白了!」

      實際上,按照目前的地產走勢,明年這幢大廈在6億港幣的價值,純利怎麼也得有5。長實集團可以分到7000多萬港幣,已經是非常豐盛的利潤了。

      7000萬港幣的利潤,相當於新鴻基地產的八成年利潤。

      林志超不過是非常自信,所以如此輕鬆的說說而已。

      另外一邊。

      李家成也在辦公室里,思考著這次遮打站的競投,他非常想參加,但發現自己的實力完全沒有勝算。

      長和地產目前市值5億港幣,較上市時已經增加了五倍。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績,要知道,作為地產龍頭的長江實業集團,如今市值五十億出頭,較上市時僅增加5倍多。

      李家成的長和地產市值增加如此多——從上市的5000萬港幣,增加至如今的5億港幣;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發行了十幾次新股,籌集很多資金進行抄底地產,當然自己持有的股票也攤薄了。

      當然這樣一來,長和地產這幾年的利潤也大漲,去年(1976)創造了1850萬港幣的利潤。

      「要想中標,長和地產必須擁有5億港幣的現金流,但現在我們帳上流動資金僅2000萬,發行新股籌集資金最多3000萬,再加上銀行貸款的話,也拿不出1億港幣。」

      「看來,我真的和這次的項目無緣!」

      李家成只能揮掉腦海中不切實際的想法,實際上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他的企業缺乏大項目的開發經驗,所以地鐵公司也不會考慮的。

      「這次中標最大的希望,應該是長實集團,憑林志超的手段,對付置地還是非常占上風的!」李家成又感嘆道。

      他有時候在想,如果自己有林志超的運氣,一定能在地產領域做得更好。但他一直總是感覺,自己總是晚一步。

      當然,這裡面最關鍵的還是,他進入地產時,實力屬於微不足道的一家企業。

      置地的會議室。

      紐壁堅和鮑富達等人也正在討論『遮打站上蓋發展權』的投標事宜,怡和系內部對這次投標非常重視。

      當年,置地丟失『中環地王(維港中心)』,如今看來是非常不划算的。中環的商業地皮已經漲至1萬港幣每平方尺以上,此時維港中心的地皮費用就價值7億港幣,已經升值一倍出頭。

      維港中心的寫字樓面積是70萬平方尺,租金是10元每平方尺,僅每年的租金便可以達到8000萬港幣。

      怡和系不後悔,那都是假的。

      不過當年做主的凱瑟克家族,誰也不可能找他們的麻煩,而且當時大家也認為怡和系不宜和林志超火拼。

      如今『遮打站上蓋發展權』招標,怡和系再次非常重視,決定全力以赴。而此時怡和系三家企業的大班,都是非凱瑟克家族——紐壁堅,鮑富達則為置地的副總經理(二把手)。

      紐壁堅說道:「這次競投,我們置地依舊占據著優勢,置地的中區重建計劃已經已經取得成效,新曆山大廈去年已經落成,並取得滿租的成果。若是這個標投中,我們便可以將中環連成一片。」

      他已經當了兩年的怡和系首腦,非常享受大權在握的滋味,所以並沒有將長江實業集團放在心上。長江實業集團在這個區域的實力,沒有置地厲害。

      鮑富達說道:「地鐵公司意圖是通過『車站上蓋發展權』的收益,來進行地鐵修建費用的籌集,他們還缺現金。」

      他也認真研究過地鐵公司的意圖,所以道出關鍵點。

      紐壁堅說道:「地鐵公司確實缺現金,但我認為收租更能符合雙方的長久利益,這一點我們可以標書裡面詳細的解釋。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搞一個新合作模式——那就是組建合資公司,這間合資公司先以2億港幣的代價,買下地鐵公司手中的地皮,接下來再透過貸款的方式承建,後期則通過收租償還貸款和收益這樣一來,地鐵公司一開始實際獲得我們1億港幣的現金,也能緩解他們的財務緊張。」

      他堅持置地的傳統模式,那就是重視收租;包括九龍倉集團也是如此,全部作為收租用途。

      置地為什麼能在香港稱霸上百年,根本原因就是靠著收租達到的。

      所以,不管是紐壁堅,還是其他怡和系高層,都認可這個。

      不過,鮑富達是最近幾年進來的,他原來是港府高級公務員,他個人認為置地的經營方式已經過時,否則為什麼會被長江實業集團超越,甚至連新鴻基地產等其他華資公司,也有追趕的趨勢。

      想到這些,鮑富達說道:「地鐵公司可能不會願意長期收租,更願意售樓花的快速回籠現金!」

      紐壁堅一愣,沒想到這個副手反駁自己的意見。

      不過鮑富達是凱瑟克家族邀請進來的,是置地的實權派,他畢竟身兼三家公司大班,重心也在怡和洋行。

      所以,紐壁堅解釋道:「若是售樓花,這個項目最多賺個1億出頭。若是通過收租,這個項目則可以賺很多個1億。我認為,只要將講明白了,地鐵公司不會視而不見。更何況,我們不是已經拿出1億港幣的現金,給予地鐵公司了麼。」

      一名高層也附和道:「合組公司拿2億購買這幅地皮,實際上地鐵公司是收兩億,出一億。再說,地鐵公司有港府的擔保貸款,未必非常缺錢。倘若售樓花回籠現金,這對我們置地並不夠,賺一億,也只能分到5000萬港幣。」

      鮑富達還是擔憂的說道:「長江實業集團的林志超,素有極其厲害的眼光,他也看得出地鐵公司的意圖。怕是會售樓花來合作這個項目!」

      如果他掌權置地,一定要學習華資地產公司,逐漸改變保守的模式。可惜,他還不是置地的一把手。

      紐壁堅將鮑富達如此說,只能咬咬牙的說道:「那就按照市場對這幅地皮的股價4億港幣計算,我們合組公司出這個價格拿下這幅地皮,這樣地鐵公司可以回籠2億港幣。三年之內,他們豎起一座37層高的一流商業大廈,屆時每年收租不菲,地鐵公司亦享受長久的分紅。」

      他只肯讓這一步!

      鮑富達只能在心裡搖搖頭,不過轉念一想,若是紐壁堅失去這個標段,畢竟在怡和系影響力減少。屆時,身兼三家大班顯然會取消,他就有機會穩定置地的大班。

      他渴望證明自己,一點不弱於那些華資地產商,所以置地的大班位置,他還是希望當選的。

      隨後,他不在反駁。

      紐壁堅也洋洋得意,在他看來,置地的條件非常好,先拿出2億注入合資公司,而地鐵公司實際收到這2億。

      這一點,其它地產公司一定想不到。就算是售樓花,也得一年後才能出售。

      紐壁堅自以為是的想到。

      環球集團。

      林志超在辦公室里,聽取了馮永發、林瑞海的工作匯報,主要是關於暗購九龍倉集團股票的事情。

      「董事長,目前我們已經持有九龍倉集團4%的股權,而九龍倉股價為17港幣每股(股本已經為1億股)」林瑞海認真的匯報導。

      這次收購,父親交給他主導,而馮叔叔只是參與其中並輔導他。林瑞海非常重視,因為他明白九龍倉集團關係著環球集團未來的綜合化發展,如果不成功,那麼他們這一脈可就實力銳減了。

      林志超說道:「今年股市以穩固為主,預計在400~500點運行,非常適合暗購。接下來的八個月時間,你們爭取每個月暗購2個點的九龍倉股票。」

      實際上,他並不是將怡和系認作強力對手,而如此小心的目的,是因為他在等待政Z環境的變化。

      今年中(1977),實幹派登台,香港的政Z環境也變得對華資有利,這才是林志超一直等待的機會。

      當然,他也可以不考慮政Z環境,直接惡意收購就是;但如果這樣的話,滙豐銀行未必會偏袒他,也有可能偏袒怡和——提供貸款。

      正是因為環境變化後,滙豐銀行也開始思考後路,前世從1978年就主導收購美國海豐銀行,就是這個道理。

      林瑞海說道:「這樣一來,我們將在十月份擁有20%的股權,預計成本也就4億港幣左右。」

      林志超笑道:「成本不去管了!按照節奏收購就是,我不是考慮成本,而是考慮政Z環境。如果新的領導人是,我們華資將更加有底氣。是時候變化了,我們是華夏人,希望我能儘快回報國家。」

      林瑞海臉上也非常認真,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有愛國的一部分。

      當然,商人的愛國並不是『奮不顧身』、『捨己為人』,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慈善』、『合作共贏的投資』。

      馮永發倒是有些意外,這個老闆以前都不和內地打交道的,生怕引火上身。不過他也明白,如果是一位開明的人,老闆肯定願意打交道,畢竟那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林瑞海、馮永發離開後,林志超在辦公室里思考起來。

      目前,環球集團實際已經開始『上岸』,早在1975年底,便投資5億美金(占股80%)投資曼哈頓九幢寫字樓的有價證券。

      那筆投資,環球集團支付了現金5億港幣(剩下為貸款)。

      而目前環球集團的流動資金為41億港幣,收購九龍倉集團綽綽有餘。

      環球集團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油船一旦到期,便會直接出售。

      哪怕是價格不甚理想,都會果斷出售。

      晚上。

      林瑞江回到家裡吃飯,自從他『惹出麻煩』後,便老實很多,每周都會定期三天回家看望父母。實際上,此時的深水灣79號別墅,依舊是大房一脈都在住。

      林志超夫婦和吳文英住在三層,林瑞寰、羅慧君夫婦住在二層,林瑞江、林瑞楷、林慧珠住在一層。林瑞江很多時候在山頂一幢洋房居住,林瑞楷則一直在家居住,林慧珠在美國讀書。

      挺好的,林志超有時候都不想每一脈的子女分家,住在一起也挺好。

      不過他還是照顧年輕人的想法,允許自願搬出去住。

      「石澳的地皮挑好沒有?」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林志超詢問道。

      他打算讓林瑞江去石澳挑選一幅地皮,然後修建一幢別墅,為將來做準備。

      林瑞江說道:「按照您給的意見,我挑選了一個山頭的上面,不過需要石澳業主委員會全部同意,看來得你出面才行。」

      林志超笑道:「倒是忘了,那邊建房還得讓石澳業主委員會全部同意,我最近就去給你辦,後面你不要操心了。」

      林瑞江說道:「石澳業主委員會很多都是怡和高管居住,他們不會為難我們吧!」

      林志超道:「倘若如此小氣的怡和高管,那你還去做什麼,壽臣山、山頂都可以的。倒是再過半年多,搞不好怡和高管真要不給我面子了。」

      「為什麼?」

      「不關你的事!」

      「喔」

      林志超一邊吃飯,一邊說道:「談得怎麼樣?下半年能不能結婚,然後讓我又抱上孫子。」

      一下子,家裡人都關切起來。

      大家都知道,林志超給林瑞江介紹了個女朋友,那麼也就意味著十有八九是成了。

      「能吧!就差通過她父母那一關了,我最近就請他們吃飯。」林瑞江老實的說道。

      老三都馬上做爸爸了,他這個二哥還沒有結婚,所以他看上祝琳琳後,就已經是奔著結婚生子去的。實際上,和祝琳琳交往以後,他覺得父親的眼光真是太厲害了,女孩子很聰明,性格也非常好,兩人關係飛速發展。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好好,我了卻一樁大事。」

      老二是他最擔心的,不大的年齡,女朋友大概有五六個。

      他本人風流,是因為他有金手指,如果他僅僅是穿越,可能並不會花心。因為一旦女人鬧起來,別提家族了,搞不好建好家族都會四分五裂。

      林瑞江和祝琳琳的事情好了之後,前三個兒子都已經結婚,也算非常好的事情。

      老四老五都才23歲不到,不急了,也不催了。

      不過林志超聽說老五林瑞東,在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小公主交往,林志超有些不好拿定主意,看後面的發展如何,只能順其自然。

      老四林瑞楷再傳媒集團上班,林志超杜絕他和演藝圈的人打交道,在沒有結婚前,所以一直在報社工作。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銀狐都市無上仙醫峽谷正能量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
    天影鋼鐵皇朝農家小媳婦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