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375章 【競爭力】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375章 【競爭力】字體大小: A+
     
      第375章 【競爭力】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十月中旬。

      長江實業集團的會議室里,林志超正在和上市籌備工作組人員開會,實際上都是各部門首腦;除此之外,唐彩芸、林瑞寰被批准列席。

      林志超做出最後的計劃方案:「『長江實業集團』從明年的1月1日正式取代『長江實業』,淨負債在5000萬港幣旗下20個樓盤預計兩年銷售完畢,所得資金用於收購維港置業的地皮租金方面,包括華登大廈、新天地大廈、美麗華購物中心、美麗華酒店、樂富大廈、來福士廣場(新加坡,聖誕開業)若是上市後,還需要開發海軍船塢舊址的『來福士廣場』」

      黃昌宏隨後也說道:「按照預估,『長江實業集團』在明年依舊有1億港幣的盈利,上市集資不會低於2億港幣」

      他還是太保守了,林志超覺得利潤至少是5億左右,而集資不會低於5億港幣(25%公眾股)。這是因為明年地產會更加火熱,更重要的是股市火熱,集資會大大的高估。

      雖然長江實業集團分家的資產不算豐厚,但比起其它地產公司,絕對算得上巨無霸了。

      前世大昌地產(陳德泰)集資3億,恒隆集資2億,這是兩家集資最多的;但他們的資產比起這一世的『長江實業集團』,自然是小巫見大巫。

      如今的『長江實業集團』的美麗華酒店和購物中心,單獨列出上市,都可以列為『地產五虎』;更不要說,還有投資約兩個億的新加坡來福士廣場等商業資產。

      哪怕是『發展地產樓盤』,林志超也是拿出20個,這個水平已經不低於新鴻基地產,規模差不多。

      最後就是其它項目,包括:保利建築、安達臣大亞石礦、長江財務、7~11便利、大家樂50%權益、公仔麵、紅牛皆是優質的資產。

      林志超說道:「好,大家最後整理一下長江實業集團,和維港置業的分家,細節上要做到位。上市之後,企業的各方面都要受到公眾的監督,大家也要適應做上市公司的高管,不要學香港的華資銀行」

      公私不分,這是香港華資銀行的通病。

      「是,老闆!」

      大家也比較意外,老闆居然會強調這個。

      要知道,長江實業集團雖然說準備上市,但實際上還不是林氏家族的企業,老闆的一言堂。

      實際上,林志超也就是說說而已,上市之後,企業還不是他說了算。

      散會之後。

      林志超回到辦公室,看了看辦公桌的報紙,早晨的一個消息讓他有些陷入思考。

      下周一,聯合國將開會投票,決定華夏進入聯合國的事情。

      這則新聞,便是林志超思考的問題。

      當然,他不是政Z家,關心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其影響力。

      與此同時,香港股市在八月份之後猛漲,恒生指數已經逼近400點。

      「在這個時代,華夏進入聯合國,對香港股市反而是個不好消息;再加上如今恒生指數逼近400點,顯然太高了,畢竟明年和後年初才是股市最旺盛的時機。」

      簡單的進行分析後,林志超決定將部分股票進行『做一波高拋低吸』。

      不一會。

      新任維港置業副總經理的陳志遠,來到辦公室。

      陳志遠已經在長江實業工作十五年時間,算得上是老家臣,如今他掌握著林氏家族的私產,足見林志超非常信任他。

      「維港置業的工作理順沒有?」

      陳志遠立即說道:「理順了,我們將資產分為置業、證券兩部分,保證每一分錢都不會漏帳租賃部的職員,高級職員占比很大,凡是超過1萬港幣的合約,都是由他們負責證券部」

      林志超點點頭,畢竟都是長江實業出來的,沒有庸才。

      租約部一直是林志超非常看重的,因為涉及到一些『議價』、『重要客戶』、『不租給黑名單/無信用的客戶』等因素,所以高級職員親自承擔1萬元以上的合同,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我打算出售兩家合作經紀公司的半數股票市值,晚點再尋找兩家信用好的證券公司。你安排一下,要在兩周時間,也就是十個工作日,賣掉我們一半股票。」

      林志超以增加合作證券公司為由,進行『高拋低吸』。

      而每一次高拋低吸之後,他都不會找前面的合作夥伴『再吸進去』。

      道理很簡單,以免讓人看出他的『神操作』!

      比如第一次『高拋低吸』是1970年3月份後,當時是他預測美國出兵柬埔寨,會影響股價;之後果不其然,恒生指數從190點跌落160多點;而林志超將回撤的資金(僅高拋一半),盡數交給新的合作人——馮景禧。

      而這一次,林志超的信心很大(增速過快,今年已經上漲90%左右;華夏進入聯合國,目前不算香港股市的利好消息);所以兩家合作商撤回一半,又重新找兩家接手這一半。

      陳志遠沒有多想,只是說道:「目前我們的股票總市值是6億,十天內撤回一半,相當於每天要出售1300萬港幣。而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大概是7000~9000萬,會有一定的影響。」

      今年的總交易量,有望突破150億,這個數據其實比明年的450億交易量(會更高)還牛一些。

      這是因為,香港的上市公司目前還非常少,大概100家出頭。而明年香港的上市公司,怕是將突破200家。

      今年的股票少,但是香港錢多,呈現出『錢找股票』的程度。

      林志超說道:「沒關係,影響不會太大的,現在市場正火爆!」

      陳志遠說道:「好的,我馬上去安排。」

      當初投資3000萬抄底,如今已經變成6億,足足翻了八倍多;

      而恒生指數,才翻了6倍多(60~390點)。

      做做高拋低吸,還是非常賺錢,再加上林志超的選股都非常不錯。

      「老闆,怡和洋行在中環開設了一家叫做『OK』的便利店,同樣是拿的美國便利店品牌的區域代理權。」零售部門經理林紹東,匯報一個消息。

      林志超有些意外,前世亞洲最早的便利店是日本在1973年加盟的7-11便利店,而香港是八十年代初才有怡和經營7-11便利店,這個OK便利店好像是『利豐集團』代理的。

      這一世,長江實業集團在1969年便開設四家便利店,隨後每年以4~5五家的開店速度進行,如今擁有13家7-11便利店,每一家門店的生意都很好,因為選址都非常好。

      「這是怡和洋行眼紅啊!」

      林紹東點點頭,隨即說道:「怡和洋行在批發零售、貿易領域等領域,擁有豐厚的經驗,如今他們眼紅我們的便利店生意,便成為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不得不重視啊!」

      怡和洋行在零售領域,本來就擁有豐富的經驗;而在貨品的供應鏈,又有一定的優勢;確實是,最難纏的對手。

      當然,7-11便利店也不是沒有優勢,畢竟先建立起來的品牌效應,是非常巨大的優勢;更何況,7-11便利店融合了很多林志超的經驗,各方面都是極其優秀的。

      為什麼三年時間只有13家呢,並不是林志超不敢冒險,而是他追求的『精益求精』,務求每一家門店的選址、貨品、服務等,都做到極致。

      正因為如此,如今十三家門店的營業額是非常高的,沒有一家門店是馬馬虎虎。

      當然,由於香港經濟的發展水平,林志超也是特意想通過緩慢的開店速度,來考慮經濟水平的影響。畢竟便利店只能開在經濟發展好的城市,好比前世的北上廣深,便是便利店『兵家必爭之地』。

      林志超思考一番後,說道:「你有什麼策略和應對方案?」

      他心裡有些想法,但他現在習慣當企業發展一定程度後,他逐漸放權給手下。7-11便利店早期的籌建,林志超參與度非常高,最近一年多已經減少干預了。

      林紹東認真的說道:「我們7-11便利店已經擁有一定的知名度,而OK便利店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建議提高開店的速度。每一年,開店的速度至少提升一倍,以8~10家的速度發展。」

      林志超說道:「只是這樣一來,就得考慮周邊經濟的水平,畢竟便利店適合在大都市、不夜城之類的地方開設。每年開8~10家,有很大機率有虧損的門店。」

      林紹東說道:「確實有可能虧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一年過後進行關閉,說明選址出現問題。」

      林志超點點頭,這一點他倒是認同,便利店如果不賺錢,那麼不賺錢的這一家要儘快結束,說明周邊的消費水平不高。

      「這樣,每年開設6~8家的速度,先這樣嘗試,這個速度怡和絕對達不到。除此之外,要和日本7-11便利店進行聯動,晚點我和安藤百福溝通一下。」

      和日本的7-11聯動,至少能有貨品的一個渠道,一些日本產品還是非常不錯的。與此同時,雙方也可以坐在一起互相學習。

      「好的」

      林紹東頓時鬥志昂揚,他的競爭對手是怡和洋行,這不由得讓人興奮。

      在香港,能和洋行較量的華資,也只有老闆了。

      接著,林志超又說道:「在和OK便利店競爭的同時,你們零售部門要籌備一家超級市場——大潤發超級市場,增加我們的零售底蘊,以及和牛奶公司的惠康展開競爭。在發展的同時,不要忘記招募零售人才加盟,以及和恆昌、利豐等貿易公司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

      林紹東露出喜色,老闆這是大出擊了!

      「好的,雙線作戰我們也沒有問題,晚點我拿出『大潤發超級市場』的籌備方案給您!」

      「嗯,不要怕,我們也有多年的零售經驗,資金就更無須擔心了。」

      「是,老闆!」

      其它華資企業還在盯著地產的時候,林志超已經讓長江實業集團朝著『綜合類企業』發展,這就是他的眼光和經驗、實力的象徵。

      在超級市場、便利店等零售領域的經驗和眼光,林志超本人也算得上人才級別,自然不會畏懼英資洋行。

      就拿便利店來說,林志超領導的7-11便利店,一定是香港便利店領域的絕對王者;更重要的是,香港7-11便利店就是去日本,也算得上管理最好的便利店。

      之所以不進入日本,而是讓日清去做,是因為林志超深知,這種方案是最簡單、最實用的。

      至於超級市場,就算落後牛奶公司的惠康超市也無妨,將來將和記的百佳超市合併,大潤發超市在香港,依舊會成為老大。

      「大家樂快餐的情況如何?」林志超又詢問道。

      林紹東隨即匯報:「發展很順利,模仿者根本不是對手如今大家樂快餐擁有12家門店,最大的對手大快活僅4家門店,且生意不及同地段的大家樂。」

      林志超想了想,說道:「這個月珍寶海鮮坊火災,你知道的吧?」

      林紹東點點頭,說道:「死亡那麼多人,真是好悲慘!」

      林志超說道:「你給志浩傳句話,讓他考察一下,看看王老吉有無放盤的意思,該讓大家樂的資產多起來了,不然明年上市有些問題。」

      12家大家樂快餐、1家高檔粵菜飯店(福臨),這點資產上市有些夠嗆。

      太白海鮮坊,長達150尺的新海上畫舫,可容納800人,這是六十年代初王老吉建造的船;而珍寶海鮮坊,是六十年代末,王老吉籌資興建的更大船隻,本來是在本月開張,沒想到就在本月被燒毀,還死亡那麼多人。

      王老吉並不是賣涼茶的,畢竟『王老吉』涼茶的王家,就沒有叫王老吉的;經營太白海鮮坊的王老吉,是一名潮汕商人,也是馬氏兄弟的乾爹。

      王老吉早年在潮汕商會有一定的地位,但財力不算雄厚,這次損失的船隻還是他籌資興建的,如今又死那麼多人,他的財力已經不允許他繼續經營下去了。

      「好,我和他講一下。」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晚點一起坐下來,討論下明年大家樂集團上市的問題。」

      林紹東說道:「好的,老闆!」

      他很高興,自己管理的業務也有如此厲害,從一開始的便利店,如今業務越來越多,這是他的動力。

      怡和洋行。

      老約翰的辦公室里,亨利·凱瑟克、紐壁堅兩位怡和高層走進來。

      約翰·凱瑟克已經決定在明年(1972)傳位給自己的長子亨利·凱瑟克,而紐壁堅則是兒子在怡和最強力的助手,目前任職常務董事。

      「OK便利店的情況如何?」老約翰詢問道。

      「營業良好,生意也不錯!」亨利·凱瑟克回道。

      老約翰點點頭,說道:「一直以來,華資都是在工業、地產、航運領域發展,如今這個林志超強勢崛起,產業涉及方方面面。不得不說,他就是我們英資最大的競爭對手。可惜的是,滙豐銀行不僅不站在英資的一方,反而和這個林志超合作非常大。難道他們不知道,威脅滙豐銀行是香港最大財團的不是我們怡和,而是這個林志超嘛?」

      亨利·凱瑟克、紐壁堅都是一震,他們第一次感受到,林志超竟然可以和怡和、滙豐相提並論。

      「滙豐銀行應該不會這樣認為,畢竟林志超涉及的航運、工業、地產,都不和滙豐銀行競爭。航運和工業,都是海外的業務,這個滙豐想阻止也不可能;至於地產,滙豐銀行也不做這一行。更何況,滙豐銀行現在和環球集團合作,賺得滿嘴流油,早已經忘記英資、華資的分別了。」亨利·凱瑟克說道。

      實際上,滙豐集團是比較在意一件事——香港第一財團的地位。前世怡和洋行一度有希望在七十年代中後期收購會德豐集團(馬登家族有意放盤),一旦收購成功,怡和洋行就會超過滙豐,成為香港第一大財團。

      所以,當時的滙豐銀行就出面阻止,派出獲多利企業,分析兩家業務很多重合,一旦收購,將損失會德豐股東的利益。最後,當然是沒有收購成功。

      而這一世,環球集團確實遠遠超過滙豐集團,以利潤計算,環球集團差不多是13~14億一年(含滙豐13~15%);而滙豐銀行的年盈利能力,僅2~5億港幣(不含寰宇航運分紅,因為還沒有開始)。

      環球集團的利潤,是滙豐銀行的六倍。

      事實上,倘若不是林志超帶著滙豐銀行發財,可能也會被滙豐銀行進行打壓;當然也有一點,環球集團是海外業務,滙豐銀行也沒有太多的打壓手段,無非就是個不給貸款。

      當然,滙豐銀行打壓林志超本土業務,也沒有什麼手段。

      長江工業集團是出口企業、長江實業集團不靠銀行,林志超的產業就是無懈可擊。更何況,林志超一直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小手段也無用。

      最後一點,林志超的企業也沒有上市,具體情況大家都無從得知,只能了解部分。

      老約翰嘆了一口氣,說道:「關鍵是,林志超此人野心不少,以後涉獵的產業越來越多,此人又是擅長管理經營。」

      亨利·凱瑟克說道:「父親放心,我們怡和系坐擁三家上市公司,比林志超更方便發展。我打算讓九龍倉收購天星小輪、香港電車等,再發展海港城置地這邊,我也有計劃論發展的潛力,我們怡和系遠比林志超統領的企業更大。」

      老約翰見兒子信心滿滿,高興的說道:「好,再等兩個月,你就正式接任三家公司的大班。紐壁堅常務,希望你能輔佐亨利,將怡和洋行繼續發展成世界級企業。」

      紐壁堅點點頭,說道:「是,約翰主席!」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機戰無限朱雀記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絕天武帝
    撐腰坑爹兒子鬼醫娘親大國戰隼快穿之龍套好愉快離天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