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字體大小: A+
     
      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

      林志浩來到旺角,看著新開張不久的『大快活快餐』,忍不住皺眉起來。(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他的堂哥林志超早已經預料到,一旦『大家樂快餐』開起來,很快就會出現跟風者。所以,『大家樂快餐』在開業九個月後,便立即開設第一家區域旗艦店,並在接下來半年內準備再連開三家區域旗艦店。

      如今的『大家樂快餐』,已經擁有中環、旺角、尖沙咀、灣仔四家門店,並在一個月後(11月)開設銅鑼灣門店。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大家樂快餐便擁有五家門店,這些門店都是按照區域旗艦店規模大小發展的。

      林志浩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大快活』快餐幾乎是直接抄襲,連名字都是抄襲。

      「太不講道德了!缺德!」林志浩忍不住罵道。

      「老闆,這家很明顯就想蹭我們的名氣,第一時間站穩腳步。我調查過,我們兩家距離只有五百米距離,他們家生意也挺不錯的,菜品和模式都是跟我們一模一樣,一樣是中西快餐合璧。唯一的區別是,他們還在樓上賣雲吞、牛腩面,這個不屬於快餐。」手下管理層高揚成匯報導。

      大家樂快餐,從一開始就定位公司模式,所以有自己的寫字樓總部,公司還有行政部、策劃宣傳部、裝修部、採購部等多個部門。

      林志浩點點頭,說道:「在樓上高雲吞、牛腩面,簡直是亂彈琴,也是他們信心不足。看來,他們也沒有學到精髓。回去後,我們要立即制定戰略,徹底甩開這些跟風者。」

      高揚成說道:「嗯,我們馬上擁有五家門店,已經形成連鎖模式。而這個大快活快餐,還在試驗階段。」

      隨後,林志浩便不再關注大快活快餐,他已經打算從兩方面下手:

      第一,大家樂快餐準備『廣而告之』,開始在電視台、電台、報紙等傳媒上面,長期大作廣告宣傳。用堂哥的話來說,一開始不求利潤率,追求的是占有市場。

      第二,制定明年的開店計劃,最好是開四家門店,徹底和對手拉開距離。

      他現在也學聰明了,那就是『大家樂快餐』要朝著上市企業發展,所以不需要保守。擴張的資金也不需要發愁,只需要堂哥點頭或者長江實業擔保,大把的銀行願意貸款,都無需再注入資金。

      一周多過後。

      羅勝祥、羅開睦叔侄倆,坐在樓上的『非自助』餐廳。

      「三叔,樓上的生意,比起樓下差很多,感覺是多此一舉了!」羅開睦皺眉道。

      想當初,他們決定做中式快餐式,一邊是想參考『大家樂快餐』,一邊是想著做出創新。於是乎,便將『旺角大快活』一分二,樓下中西式快餐,樓上雲吞、牛腩面等非自助食物。

      沒想到,此舉儼然是多此一舉,周圍的人若是想吃雲吞、牛腩面根本不想上樓到這裡,大街上有很多。

      羅勝祥老臉一紅這個建議是他搞出來的,不僅僅是想創新,而且是想將食客一網打盡。

      「再看看情況再說,樓下坐滿的食客,也會上樓坐,不影響,就是多支付一些的工資。」

      羅開睦說道:「談到多支付一些工資的問題,三叔,你昨天晚上看無線電視台沒有,『大家樂快餐』居然在那裡打了廣告!」

      羅勝祥驚訝的說道:「這麼捨得投資?」

      羅開睦點點頭,說道:「何止是捨得投資!現在公交車、報紙、電台、電視台,幾乎都有他們的廣告。看來,他們是想通過廣告效應,來奠定龍頭地位,畢竟他們擁有四家門店了,而且馬上銅鑼灣要開第五家大家樂快餐了。」

      羅勝祥說道:「這沒有辦法的事情!別人是香港第一家中式快餐,而且又背靠大財團,肯定短時間內是我們不能戰勝的。」

      羅開睦說道:「短時間戰勝不了,肯定是的。就怕他們已經對我們有所不滿,廣告詞特別加重請認準大家樂快餐,大家樂!」

      羅勝祥一愣,良久說道:「算了,走一步是一步,我們本來就是想著分一杯羹。所以還是踏踏實實經營,總有一天行程規模。他們擴張太快,未必是好事啦!」

      羅開睦無語,三叔考慮的穩定發展,但他想的是儘快開設幾家分店,以期望儘快形成連鎖模式。

      「三叔,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門店,就無法大作廣告宣傳。而且市場就會被大家樂快餐迅速占領,我們以後就落後很多了。」

      「開睦啦,我明白你的想法,但這個需要資金實力,現在房租那麼貴。除非,你能說服伱的父親全力支持你」

      羅開睦頓時為難,他的父親有幾房子女,他只是一個兒子。所以,不可能全力支持他。

      羅勝祥見狀,說道:「所以說,先不要急,等這家店走上正軌,我們到時候再去集資,這樣你父親你能開到希望,就不會不支持你了。畢竟,你這家門店才開一個多月,時好時壞不知道,所以穩妥很重要。」

      「好吧!我只是擔心錯過擴張的好時機!」

      「飯店一直都有競爭,後來者未必做不過前面的,所以不要緊!」

      「嗯」

      羅勝祥年齡大,喜歡穩妥發展;羅開睦年紀輕,喜歡急速擴張。

      如今。

      林志浩領導的『大家樂快餐』,開始廣做宣傳,確定『大家樂快餐』的品牌性。所以作為後來者的羅開睦有些急了,但他們的資金實力太差,註定只有被甩到身後很遠。

      這個戰爭,不是前世的『大家樂』和『大快樂』的半斤八兩的戰爭,壓根不是一個層次的競爭。

      長江實業。

      林志超在辦公室里,聽取了零售部門負責人林紹東的工作匯報。

      他早已經算得上『世界首富(個人財富)』,畢竟他的船隊價值非常高,但他為什麼很多產業都要插一腳呢?

      道理再簡單不過,事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朝著綜合化、規模化發展;這樣一來,將來集團才能抵禦更大的風險性。再簡單一點,也需要為資金找出路!

      林志超加盟7-11便利店,目標是在港澳,以及將來的內地,打造一個零售網絡。與此同時,也算是以最小的代價,進入零售這個行業,積累足夠的經驗。

      「目前,7-11便利店的兩家門店生意都非常理想(中環、灣仔)這個月銅鑼灣7-11便利店也會開業,完成今年的三家開店計劃明年,我們計劃的是開設四家門店,其中尖沙咀兩家、旺角一家,中環一家」

      聽完後,林志超飈出一句:「我們和屈臣氏的區別是什麼?」

      林紹東雖然疑問,但還是馬上回答道:「屈臣氏的商品主要是藥品、保健品、化妝品、蒸餾水及飲料等,它的產品偏向高級化而我們的7-11便利店,偏向平民化,以市民的生活便利為目標」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雖然有些重合,但大體方向是不一樣。」

      林紹東說道:「是的!7-11便利店,還能和老闆旗下其它產品取得聯動的效果,比如本集團旗下的公仔麵、紅牛,還有傳媒集團的報紙、漫畫周刊等」

      這就是林志超想要的——掌握產品的終端,才是王道!

      林志超接著說道:「你要多研究一下全球零售企業是如何做供應鏈的,7-11便利店成長起來後,優秀的供應鏈可以減少很多成本。比方說,我們扶持一個批發商,將不少產品交給他來做,送到我們每家門店;這樣一來,雖然給他賺了一些錢,但是不是我們省下了倉庫和物流的資金總之,供應鏈非常重要,好好研究。」

      林紹東說道:「嗯,我明白老闆的意思。根據香港的經濟發展,7-11門店只會越來越多,優秀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不錯,認真研究零售領域的學問。」

      「好的」

      林志超對便利店的門市布局、貨品選取等,自然是有豐富的見識;但是對於供應鏈等,卻沒有接觸過,自然要叮囑手下搞好點。

      別看香港小,但很多的供應鏈卻來自整個亞洲,這也是為什麼恆昌貿易做得那麼大的重要原因。

      「大家樂快餐發展如何?」

      「發展非常迅速,各門店的生意也很好。最近因為有競爭對手的出現,再加上門店已經快五家,所以開始大範圍做廣告宣傳,確定品牌效應」

      「嗯,你代表著一半股權的股東,要監督大家樂的發展,並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

      「好的,我明白。」

      生意沒有大小,大錢要賺,小錢也要賺。

      更何況一個餐飲集團,對長江實業集團很重要:

      第一,將來可以獲得不錯的分紅;

      第二,可以解決旗下店鋪的租賃問題。

      第三,可以形成一個『衣食住行』的產業鏈。

      1969年11月8日,周六。

      報紙上首先傳出李福兆、王啟銘等人已根據香港《公司法》在1969年10月31日向政府登記,創辦另一家全新的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

      消息使社會大為震動,而股票經紀們更大為緊張,擔心新交易所會影響他們的生意。

      林志超放下手中的報紙感嘆一句:「大時代終於來了!」

      不錯!

      林志超一直認為,他如果穿越到六十年代後期,才是最理想的。

      憑藉他對這個時代的證券、地產等產業的熟悉,一定可以追趕上『四大家族』;重要的是,他還能年輕二十歲。

      當然,如今上天也給了他一個抗衰老的身體,也算是補償了他。

      主要是,林志超認為香港是從七十年代開始才算精彩起來!

      李福兆等人成立的『遠東證券交易所』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而是香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有遠東證券交易所的出現,接下來又會成立兩家證券交易所(實際還有,但被港府及時叫停)。四家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最大的作用便是——讓華資企業上市變得輕鬆起來。

      而一旦華資企業紛紛上市,那對英資便會形成群攻效應,香港的華資終於開始占上風了。畢竟上市的目的是為了集資,而集資可以縮小和英資的資金差距。

      李福兆等人成立『遠東證券交易所』,肯定會招致『香港會』的主席、經紀,甚至媒體的反對聲音占據主流。

      不過香港政府早在1961年開始,就按照財政司的『不干涉』、『自由經濟』的方針走,所以對於『遠東證券交易所』採取的便是不干預。

      歷史大勢所趨!

      雖然會在1973年春天發生股災,但從1969~1973年香港證券發展的情況來看,大概以後沒有人會認為『三會成立』是個錯誤的決定。

      下午,林志超來到傳媒集團。

      《東方日報》的社長羅文輝,來到他的辦公室匯報導:「老闆,最近《亞洲日報》似乎在模仿我們,有意成為一家『大眾報』,在四處招募採編記者和擴大規模!」

      林志超並不意外,《亞洲日報》是白粉馬家的洗白工具、傳遞信息的工具、洗錢渠道,自然是捨得投入。

      不過,林志超對於這種人自然沒有好感,便說道:「那我們便啟動第二輪擴張,再擴大採編記者,特別是海外記者的規模,順便給大家漲10%工資,穩定軍心。」

      羅文輝聽完後,便說道:「好!只是這樣一來,我們的記者數量太大,盈利會受到影響。」

      林志超笑著說道:「賺錢的事情以後再說,重要的是占有市場。七十年代即將來臨,香港經濟就要騰飛,報紙的銷量也會更加暢銷。還有,將來我們還要在海外華人主要聚居的城市,發行海外版,比如溫哥華、舊金山等城市。」

      羅文輝說道:「還是老闆看得長遠,我這就準備給《亞洲日報》迎頭痛擊,其老闆是賣粉的,坊間有說是『白粉報』,居然想在報紙上大展身手,真是不知所謂。」

      他當然無需擔憂馬氏兄弟,不說都是正常的商業競爭和打壓,就是他身後的老闆,馬氏兄弟也不夠看的。

      林志超笑道:「我們已經占據先機,《亞洲日報》不夠看。不過《東方日報》也要堅持豐富內容、文章短小精簡等特色」

      羅文輝點點頭,說道:「沒問題!」

      目前《東方日報》是一張半的刊幅,這已經是香港最多版面,絕大數報紙都是一張(對摺頁)。刊幅多不說,重要的是文章還短小精簡,相當於多了很多內容;所以對於市民來說,非常物超所值。

      接下來,林志超講道:「隨著『遠東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我有預感香港的金融業將發達起來,畢竟美國也就兩家交易所(目前是),我希望你們籌備一個《資本》的月刊雜誌,內容以大中華區和國際經濟、政治、財經、金融、地產、貿易報導及分析為主,兼有各類文化藝術文章,如風水、文化訪談、書評、遊記、科技及醫學等。」

      羅文輝一愣,隨即說道:「這個內容非常專業且豐富,怕是經費非常龐大,盈利較為困難;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懂金融的主編。」

      林志超搖搖頭,說道:「不是一個懂金融的主編,而是一群為這個雜誌撰寫的專業人士。你只管籌備,往大里投資,賺錢不是目的,如果能網絡幾個人才為我所用,又豈是投資雜誌那點錢可以相提並論的。」

      羅文輝這才明白過來,老闆斥資創造這樣一個平台,就是趁機網絡一些可以為他所用的人才顧問。

      「好,我明白了,一定參考美國的《財富》雜誌,在香港創立類似的《資本》雜誌。」

      「嗯,大概是這個意思!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起來,也需要這麼一本月刊,虧本都不一定,當然就算虧本也無所謂!若是遇到不錯的人才,加入自己的顧問團,也是非常划算的。

      《亞洲日報》

      「大哥,《東方日報》那邊的記者和編輯,一個也沒有人願意來我們《亞洲日報》。不僅僅如此,《東方日報》也在大量招募記者,特別是常駐海外記者。這一時間,我們都找不到幾個專業的記者。」弟弟馬珍惜苦惱的說道。

      馬惜如意外的說道:「開高薪也沒有人跳槽?」

      馬珍惜說道:「他們的薪水本來就比較高,而且聽說突然又加起工資,我們的人去招募,甚至還被奚落一通,說我們太小氣!」

      馬惜如頓時沉思起來,說道:「不要去挖人了!就怕已經驚動大人物,不然怎麼會又是加工資,又是也大量招募記者。」

      馬珍惜頓時一驚,說道:「大哥說的是林志超知道這件事,然後立馬做出部署?」

      馬惜如點點頭,說道:「加工資這麼大的事情,本來就是老闆才能決定,而且又是此時加工資,很明顯是在穩定軍心。其次,《東方日報》突然招募大量記者,便是在對我們警告。」

      馬珍惜雖然常年混跡違法犯罪行列,卻也知道什麼人惹不起。他們也是有家人的又不是亡命徒,豈敢得罪香港的華人領袖。

      「MD,他也挖邵氏的鄒文懷等,我們挖幾個記者,就被人警告,真是算什麼事情。」

      馬惜如說道:「這個也沒有必要緊張,在商言商,我們繼續從別的報社挖人就是。總之,我們也要做大眾報,這樣才有前途。」

      原來,《亞洲日報》靠著加入寫狗經、馬經,銷量倒也上升至三萬多份。不過很快寫狗經、馬經的專門報紙出現,這讓他們不得不考慮投資時效新聞,做一份大眾報。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要做皇帝幽暗主宰大漫畫帝國全球盛寵小萌妻重生娛樂圈:天後歸來
    三寸人間重燃全知全能者超品醫仙長寧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