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340章 【貨櫃碼頭】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340章 【貨櫃碼頭】字體大小: A+
     
      第340章 【貨櫃碼頭】

      林志超大手筆砸到《東方日報》的投資上,雖然取得很不錯的成績,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份報紙暫時賺不到錢。{什麼?你還不知道|.閱讀,|趕緊google一下吧}

      而傳聞林爵士辦報代價近200萬港幣,創下香港辦報代價的最高紀錄,所以不少人都認為林爵士是想獲得輿論的影響力。在去年的那個事件中,林爵士便利用輿論的影響力,支持政府的工作。

      這樣的猜測,當然很有市場!

      與此同時。

      一間辦公室里。

      『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麵粉馬』兄弟正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老大馬惜如、老二馬珍惜都面色凝重。

      馬惜如講道:「雷洛才四十八歲就退休,一定是有貓膩。放著好好的總華探長不當,現在跑去做收租佬,怕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馬珍惜立即說道:「我聽說,是去年那個大事件促使港英政府檢討,又影響到JC局內部。」

      馬惜如立馬眼睛一亮,震驚的說道:「我明白了!一定是JC系統的反貪聲音比以前厲害,雷洛聽到了風聲,故提前退休。反正他這些年賺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

      馬珍惜笑著說道:「這也太謹慎了!他以為退休了,那些JC兄弟還有幾個人聽他的,到時候就沒有他那一份了。」

      說完,他笑得更狂妄了。

      呂樂偏袒跛豪,他自然有些幸災樂禍。

      馬惜如卻不理這個問題,他認真的思考起來。

      良久他似乎想到了什麼好辦法,也露出笑容。

      「哥想到什麼,莫非準備擴大市場?」

      「擴大個P,哪裡有多大的市場。我是在想,最近那個《東方日報》一創刊就名氣大震,銷量直逼老牌暢銷報。」

      「哥,你不會也想辦報紙吧?那玩意能有賣粉賺錢,我三天就能賺回賣報一年的錢。」

      「你懂什麼!我們如果辦報紙,不僅可以將黑錢洗成白的,還能利用報紙來提高影響力,這就好比是個『尚方寶劍』你知不知道,《東方日報》的老闆是誰?」

      「不知道!」

      「是大名鼎鼎的林爵士!別人的關係都已經和港督稱兄道弟,潮汕商會的會長廖烈文見了他,也得喊一聲林叔叔。他都這樣地位高了,為什麼還要辦報紙?」

      「為了鞏固地位唄咦,這個辦報真的很有搞頭!」

      兩兄弟很快一拍即合!

      馬惜如甚至說道:「我們辦報雖然是外行,但卻有一個現成的老師,跟著他學就是了!」

      馬珍惜說道:「哥說的是林志超?」

      「不錯!」

      「只是這樣一來,會不會得罪人?」

      「這個不用怕!做白的生意,講究在商言商,他又能對我們如何?」

      「有道理!」

      兩人不知道的是,商場上雖然講究『在商言商』,但商業手段可比社團上的事情『黑暗』得多。重要的是,商場手段就好比是鈍刀子捅人。

      就拿此時的張玉良家族來說,當年得罪林志超後,一直遭受商場打壓。當年一個大樓盤蓋完還沒有賣出去,凍結不少資金;又陸續損失兩座德輔道的大廈,家族底蘊衰弱;更重要的是,一步錯,步步錯,張玉良由於前面錯過最好賺錢的時機,於是在後面就碰到了銀行擠提和左冷禪之亂,導致損失不菲。

      此時的張玉良家族,連身家過億都算不上了(物業暫時貶值),已經焉了不少。這一世的會德豐,自然也不是張家可以攀得起的。

      這種鈍刀子殺人,讓張玉良痛苦不已,每一次他想到當年的事情,都好生後悔,導致後來錯過太多機會。

      「馬爾科姆先生,歡迎來到香港!歡迎來到環球集團!」林志超在環球大廈一樓,率領鮑比副總裁等高管,迎接了馬爾科姆·麥克萊恩等海陸聯營一行人。

      他和馬爾科姆·麥克萊恩是很好的朋友,林志超每次到美國,馬爾科姆·麥克萊恩都會約他打高爾夫,暢談貨櫃運輸的前景。

      而環球集團目前也展開了『歐美日』貨櫃航線,只不過是六艘改裝後的貨櫃船(自由輪)。

      目前香港並沒有貨櫃貨櫃碼頭,但港府已經決定在葵涌地區拿出三幅地皮進行招標,進行貨櫃運輸碼頭。其中1號碼頭的占地面積最大,且是位置最好。

      於是,林志超便打算聯合馬爾科姆·麥克萊恩,共同投標。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主動擁抱,並說道:「林先生,很早就想來香港了,可惜一直未能成行。今天我終於來了,我也非常高興!」

      「哈哈,不會讓你失望的,這邊請!」

      隨後,林志超帶著馬爾科姆·麥克萊恩一行,考察了環球集團。

      一流的總部大廈,寬敞的辦公環境,以及精神奕奕的職員,這些無疑都是證明——環球集團是一家厲害的大集團。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稱讚道:「這幾乎都是華人管理層和職員,卻能良好的管理著一支龐大的船隊,我們西方人的偏見,已經徹底發生改變,因為香港航運在林先生的帶領下,已經超過了希臘。」

      林志超笑著說道:「哈哈,你過獎了!我們的副總裁鮑比先生,為環球集團也帶來了西方航運的優秀經驗和管理,我們是在一個學習的過程中成長的!」

      鮑比頓時備受榮幸,他其實更多的作用是『歐美業務』上的溝通和管理,集團出力的地方不是特別大。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點點頭,說道:「你說的對,互相學習才能更進一步。」

      他這次來香港,便是打算和林志超聯手,快速發展香港的貨櫃運輸,不僅僅是香港地理位置很重要,更重要的美國軍方希望儘快更好的利用香港。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和林志超聯手,畢竟港府拿出了三個碼頭陸續招標。第一,是因為林志超是地頭蛇,且實力最為雄厚,表明要競標1號最大的碼頭;第二,他們希望速度可以更快的建設,這就更離不開林志超了。

      而林志超這邊,也是感受到壓力,必須聯手才有希望中標1號碼頭。

      原來,三家行走香港航線的著名歐洲航運公司——邊行輪船公司(英國)、赫伯羅德(德國)、海外貨櫃(英國),聯合本地財團——太古洋行、和記洋行、嘉道理家族、滙豐銀行、捷成洋行,也組成了財團——現代貨櫃碼頭公司,成為有力的角逐者。

      與此同時,日本大山船塢公司表示要參與投標,這是一家實力不錯的貨櫃箱運輸企業。更何況,香港的地理位置,對日本貨物運輸非常重要。

      本來,海陸聯運也是單獨的有力競爭者,實力比日本大山船務更高。

      這樣一來,林志超若是單獨組團,固然可以在標價上面獲得勝利,但是港府到時候要不要求運輸量呢?這是一個問題,他的貨櫃箱運輸目前並不占優勢,才剛剛起步而已。

      所以,他拉上原本準備投標3號碼頭的海陸聯運,來合作投資1號碼頭。這樣一來,兩家的實力便成為最大。

      回到會議室。

      馮永發拿出一幅地圖,上面標註了葵涌地區的碼頭招標,這次馬爾科姆親自前來,又帶著團隊,兩家就是準備合組財團。

      「林先生,你認為這次的投資規模是多少?」

      「標價不會高,不過後續的建設費用較高,畢竟他是123碼頭中的最大貨櫃碼頭。我預測,初始資金需要6000萬港幣,我們兩家各需支出3000萬港幣,也就是530萬美金。」

      港府在今年6月底正式截止投標1號碼頭,在7月初宣布中標;2、3號碼頭是接著後面招標,預計一年內全部完成招標。

      6000萬港幣只是包括標價,以及初始的建設資金,後期可以利用貸款來完成。

      馬爾科姆點點頭,接著說道:「那合組公司的名字是?」

      林志超笑著說道:「就叫『環球海陸貨櫃碼頭有限公司』,簡稱『環球海陸貨櫃』,如何?」

      事實上,不管是海陸貨櫃也好,還是日本大山船塢也好,這兩個貨櫃碼頭最終都被他們進行了出售。

      「可以!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對於林志超這個曾經一度打算融資給海陸聯運的人,馬爾科姆是不會在香港一個碼頭上斤斤計較的。

      隨後的兩天。

      林志超陪同馬爾科姆考察葵涌,遊玩香港,也算是非常給面子。

      當然,他去美國的時候,別人也是如此給他的待遇。

      兩人都對貨櫃貨櫃運輸十分看好,但是這個發展太漫長,一開始介入的,不一定最終活下去;前世的海陸聯運,便在八九十年代將創始人提出管理團隊,馬爾科姆因而只能拿著錢養老;而到了九十年代末,海陸聯運甚至賣給了馬士基。

      這也是為什麼,林志超沒有一開始大力發展貨櫃運輸,因為他要考慮發展趨勢和速度緩慢。

      第三天。

      環球航運和海陸聯運宣布聯合成立『環球海陸貨櫃』,在香港商界掀起了一陣浪。明眼人都知道,這兩家的實力之強大,無人可以出其左右,那麼就是對葵涌1號碼頭勢在必得。

      以太古為主的『現代貨櫃』董事局,立馬意識到強勁對手誕生。一開始,他們還以為聯合8個財團組成的『現代貨櫃』可謂志在必得,如今他們已經有股東打了退堂鼓。

      當然,這個退堂鼓不是解散公司,而是希望現代貨櫃集中力量去爭奪2、3號貨櫃碼頭。

      現代貨櫃董事局主席施約克,這天約見海外貨櫃(英國)的負責人維斯比(占股30%),以及邊行(英國)(15%)、赫伯(15%)等公司的負責人。

      本地五家洋行一共才占股40%,實際上『現代貨櫃』就是英國人的利益代表。

      施約克:「這次林志超突然和海陸聯運合作,大出我們的意外,大家覺得該如何應對?」

      本來,集合如此多的英資,倘若林志超單獨投標1號,他們便可以向港府施壓,要求港府設置每年20萬個貨櫃箱的運輸量。

      直接針對環球集團是不可能的,畢竟港府、英政府也不會這樣做,但是要求每年20萬個貨櫃箱的運輸量,這是環球集團不可能達到的,因為據他們所了解,環球集團才剛剛展開業務。

      而現代貨櫃集齊三家歐洲貨櫃公司,實力不可小窺,則可以達到這個要求。

      維斯比說道:「沒有辦法!我們都沒有想到,林志超和美國的關係如此好,所以這件事是不可能通過官方渠道來偏袒。所以要麼在1號碼頭的標價戰勝,要麼全力競標2號碼頭。說實話,如果僅是海陸聯運,那麼他們最多僅能活得2號或者3號,我們這個財團實力最強大。但現在嘛」

      後面的話沒有講出來。

      施約克暗暗惱火,林志超崛起太快,對英資洋行形成很大的威脅。與此同時,偏偏英資洋行的滙豐、和記、會德豐都和他關係不錯。

      實際上,林志超和太古、怡和才有過直接的『過節』。

      更重要的是,林志超在港府和英國的關係也非常深厚,所以從未遭到港英政府的打壓,相反還有照顧。

      「那好吧!先投標1號碼頭,若是不中,再爭取2號碼頭!」施約克無奈的說道。

      此次現代貨櫃組團,怡和洋行拒絕參加,似乎覺得這個沒搞頭。而太古洋行憑藉本地洋行的優勢,股份雖然占得僅15%,但施約克卻當選董事局主席。

      五月中旬,星島。

      「老闆」

      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副總裁兼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CEO傑森,帶著管理團隊迎接了林志超,並帶著他參觀寫字樓。

      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是一家從事酒店管理的企業,是林志超家族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大型酒店集團的業權和管理權都是兩個部門,一家優秀的酒店管理公司,可以一分錢不用投資,便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也就是輕資產企業。

      像香港的美麗華酒店,每年要叫4%的毛利作為管理費,星島的香格里拉酒店也是如此,不過只簽約了十五年的管理合作。

      實際上,不用十年,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就能成為一家優秀的酒店管理企業。

      回到會議室,林志超率先問道:「傑森,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籌備進展如何?」

      傑森立馬認真的匯報導:「老闆,目前我們的管理團隊已經完整,正在聯合『洲際酒店』進行培訓酒店員工我們將會保證,每一位酒店員工的培訓時間都將到達半年時間,未來將定期進行培訓」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這些經驗都要認真學習下來,將來我們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流程。」

      傑森幹勁十足的說道:「沒問題!」

      實際上,一家酒店管理企業,勢必要有自己的訂房系統、和航空公司進行合作等,這些都需要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公司慢慢去發展。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將在今年的元旦開業,實際上只是第一期工程竣工,後期要慢慢的發展。

      林志超甚至有個預測,一開始的生意並不會好,所以他打算一兩年內進行上市。反正,不能再將自己的錢砸進去太多。

      「本地管理層達到多少?」

      「星島香格里拉酒店的本地管理層達到60%,另有30%香港派駐過來的,還有10%是通過海外招募的。」

      這個比例不錯!

      香港的酒店業還不算發展,雖然這些年依託美麗華酒店培養了不少人才,也只能是勉強夠用。當然,林志超打算將香格里拉酒店開到整個亞洲,再輻射至歐美,將來成為『港風酒店』的代表。

      所以,他一直要求傑森多使用當地的管理人員,最終形成一個全球化的管理團隊。

      至於『港風』的氣質,自然是通過林志超這個總裁來傳達的——集大成於一身的風格。香港本來就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所以『港風』也就是中西合璧的氣質。

      據個例子,如果在歐美開設香格里拉酒店,林志超不會追求自身的特點,而是尋找優秀的歷史建築來進行二次創作,保留一些當地傳統文化,再賦予現代化酒店文化。

      和大家聊了一陣酒店管理後,林志超才心滿意足的去現場觀看。

      此次林志超來星島,除了檢查香格里拉酒店的進展,還有就是參加『來福士廣場』的奠基儀式。預計投資1個億的『來福士廣場』,將正式動工。

      這座來福士廣場將由八層購物中心(含地下兩層),以及一幢32層高的寫字樓大廈組成。建成後,將成為新加坡的第一個購物中心,也是烏節路的第一個購物中心。

      奠基儀式當天,李律師率領發展局的人一起參加了奠基儀式。

      李律師期間詢問:「林先生,你是油船運輸領域的行家,認為煉油產業的前景如何?」

      這個話題有些奇怪,林志超運輸石油,但不一定了解煉油產業前景。他就像想投資,沒有成套的設備和技術,一切都是白搭。

      林志超如今的財富,做什麼事情都不是靠異想天開,所以就沒有打算現在發展石油和煉油。只有八十年代到來之後,收購赫斯基和港燈後,他才有條件進入這一行。

      「前景非常大!新加坡地處海運要害的關口,若是發展煉油行業,可謂得天獨道的優勢。裕廊島那邊,便是天然的良地。再一個講,中東局勢就是個火藥桶,將來在石油上的爭奪,怕是不知道多少衝突。越是這樣,說明石油資源越重要。新加坡雖然不產石油,卻可以煉油、儲油。」

      李律師笑著說道:「我喜歡和林先生談這些,你總是很有長遠的見解!」

      林志超說道:「可惜我沒有技術,不然我就在裕廊島投資這個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超級卡牌系統修真歸來在都市玄界之門萌物遇上高富帥:101天官賜福
    霸仙絕殺琴帝大帝姬顫抖吧渣爹聖尊異世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