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307章 【一年多時間過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307章 【一年多時間過去】字體大小: A+
     
      第307章 【一年多時間過去】

      時間匆匆,轉眼一年多時間過去。

      1965年1月4日,星期一。

      元旦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林志超首先來到環球航運集團,也象徵著目前『環球航運集團』是林氏家族最重要的資產。

      目前,環球航運集團的船隻總載重量是600萬噸,其中含40萬噸的二手貨輪,新船則為560萬噸;新船當中,油船有占據著80%的比重,也就是說環球航運的發展方向這些年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油輪多,散裝貨輪少。

      與此同時,環球航運『在建』的船隻總載重量達到80萬噸,都是去年上半年下的訂單。之所以不造更多的,是因為打算留著明年(1966)造更多,以及環球航運的債務已經較多。

      財務方面,環球航運的債務是1億美金,包括80萬噸在建船隻的尾款(即將在半年內紛紛下水)。

      環球航運在去年(1964年)盈利為7500萬美金,今年則有望突破8500萬美金。看似有望還清80%債務,實則不然,因為今年還得造至少80萬噸載重量的船隻,相當於還有新的負債,因為現在造船費用上漲了約8%。

      總體來講,環球航運目前的船隊淨資產是5~6億美金左右,增長速度極快。這得力於優質的客戶資源、銀行和造船廠的傾力支持。

      債務比例不到20%,這得力於環球航運前期打下的基礎十分牢靠;特別是在1959~1961年的造船上,幾乎都是動用的存款,而非貸款。

      環球航運集團還有不少聯營公司,亞洲航運(45%)、隆豐投資(40%)、環球巴哈馬(33%)、環球百慕達(33%),其中亞洲航運、隆豐投資是上市公司。這些企業的船隻載重量,暫時都不計算在環球航運集團之內,大概擁有近100萬噸的載重量。

      至於寰宇航運,環球航運占其股份60%,所以屬於子公司,所以一直納入環球集團的總噸位;占集團的30%載重量,也就是有180萬噸左右的載重量。

      「老闆,會議室時間到了。」

      「好,我馬上就來。」

      林志超收回思緒,朝著集團會議室走去,今天的會議是集團會議,包括鮑比·布萊爾等洋人高層,也從海外趕回來參加。

      目前環球航運有三位洋人高層,分別是分管歐洲、美洲業務的兩個負責人,以及鮑比·布萊爾這個集團副總裁。這三個高層,都經常來香港工作,特別是鮑比這個副總裁更是如此,這樣自然是鼓勵他們參加集團的事務,以及加強對集團的感情聯繫。

      來到會議室後,林志超坐在了集團主席位置,宣布會議開始。

      會議開始,大家各自匯報了自己負責的工作,以及新的一年工作規劃,林志超一邊聽,一邊記錄下來。他實際上是不用記錄,也能儲存在大腦中,不過他還是選擇記錄。

      待大家的工作匯報完畢之後,林志超開始問道:「目前我們在油船、貨船上的占比,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或建議沒有?」

      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林志超的獨裁決定,大家根本沒有決定權。不過林志超喜歡拋出問題,待高管們討論一番後,自己再決定。

      鮑比隨即講道:「油船的比重確實偏大!我們環球航運集團不似其它航運公司——資金弱、規模小,需要側重某一類船隻。雖然這些年來,油船在商船的占比一路飆升,從三十年代的10%、五十年代初的20%不到,已經增長至近40%;但需要指出的是,貨船依舊占據主流海運,油船要想占據一半,恐怕需要等到八十年代,按照目前的趨勢話。」

      言下之意,還是可以增加貨船的占比。

      馮永發也不甘落後的講道:「我們還有40萬噸的二手貨船,在兩年時間幾乎要淘汰一半以上,僅幾艘勝利輪也許還能多堅持幾年。所以接下來貨船的占比,還會減少。雖然香港有個董浩雲,他的貨船占比較多,但我們不應該手下留情,畢竟我們的負債率很低;像董浩雲的負債率至少是50%,他的總噸位怕是也就一百多萬噸,而且還有大量的二手船。」

      眾人的建議,都是需要增加貨船的總載重量,至於增加的貨船,有租賃出去、有固定線路等多種租賃方式。

      林志超在紙上寫著一些東西,最後說道:「嗯,大家都說得有道理!今年,我的目標是造船80萬噸,就造個20萬噸載重量的貨船,稍微增加一些。」

      眾人一愣,心想老闆你是有多不待見貨船,說起來環球航運還是靠貨船發展起來的呢!現在大家都這樣討論了,也就增加至25%的造船比例。

      見大家的表情充滿疑問,林志超笑著說道:「不是我不想發展散裝,而是貨櫃運輸將會崛起。據我了解,美國至歐洲的貨櫃運輸即將開啟,屆時我們也要加入第一陣營。而貨櫃的崛起,勢必會降低散裝貨輪的需求,所以稍微增長一點,已經是合理的規劃了。」

      雖然有林志超的參與,但貨櫃運輸這幾年發展也不算順利。馬爾科姆·麥克萊恩費盡心力,終於在歐洲的荷蘭,準備開通至美國的貨櫃運輸,大概也就是最近這段時間。

      一旦這條貨櫃航線運行,將會取得絕對性的進展,屆時全球就將進入貨櫃時代。至於香港這邊的貨櫃運輸,理論上是輪不到林志超來搞。

      一般來講,像是九龍倉、藍煙囪(太古)這兩個碼頭,都可以改成臨時貨櫃碼頭,可以保證美國以香港為基地,向越南貨櫃運輸。

      真正要發展貨櫃運輸碼頭,需要港府成立一個『委員會』,然後再做報告,關於前景、選址等等一些列問題,最終可能需要兩三年後才會正式招標。

      所以,林志超壓根沒有多少優勢,香港不是他想怎麼搞就會怎麼搞的。

      當然,林志超也不發愁,不管是九龍倉,還是和記洋行,它們都將是自己的,所以這兩個投資的貨櫃碼頭股份,都會被林志超拉入麾下。

      撿現成的就行,何必去太早鋒芒畢露。

      當然,他已經和海陸聯運的馬爾科姆·麥克萊恩講好了,將來聯合投標香港的貨櫃碼頭。所以一旦招標,林志超也是能參一股的。

      「老闆考慮得周到!」

      「一年增加20萬噸的貨輪,也是不少的增量了。」

      很快手下們紛紛折服,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道理很簡單不過,第一是增加20萬噸一年的貨輪,也是非常龐大的;第二是他們知道老闆是貨櫃運輸的最大支持者。

      翌日,林志超來到長江實業辦公室。

      依舊是開了個集團會議,做做總結和規劃,畢竟是新的一年。

      長江實業,目前的資產情況是:

      122萬平方尺的儲備地皮、盈置大廈、保利大廈、環球大廈、美的大廈、國際大廈(在建)、美麗華酒店、美麗華購物中心、銅鑼灣大丸百貨、新天地購物中心、星島大丸百貨、荔枝園遊樂場,及大量零散收租物業。

      子公司及聯營公司方面,計有:保利建築、安達臣大亞、長江財務、紅磡隧道(50%)等五十多家子孫公司。

      長江實業去年盈利8000萬港幣,總計流動資金為6億港幣;負債方面,除了子公司——安達臣大亞還是負債外(暫不納入集團財務),長江實業集團是沒有負債的。

      如此多的現金流,林志超自然不可能都存在銀行,或者存在一家銀行。

      林志超將其中1億港幣搞成現金,直接存放在別墅的地下寶室里,當然這些錢是長期取出來的結果;而剩下的資金,分別存放在恒生銀行5000萬,滙豐銀行5000萬,萬國寶通銀行4000萬,渣打2000萬。

      待高管們匯報完畢後,林志超開始發言:「大家有沒有發現,恒生指數自去年七月份發布後,半年時間,漲幅只有5%左右。這說明什麼?」

      周福照隨即說道:「這說明香港經濟上漲乏力,遇到了瓶頸。」

      眾人附和這個觀點!

      胡兆煦也講道:「中環商業地皮漲至2000~2500港幣每平方尺,九龍尖沙咀商業地皮漲至1000~1500港幣每平方尺,港九市中心的住宅地皮已經漲到250~300港幣每平方尺,觀塘工業地皮已經漲至120港幣每平方尺,香港住宅也漲至50~70港幣每平方尺,銅鑼灣的高級住宅單元更是要20萬港幣一個,價格都已經非常高了!但好像快一年沒有太大的漲幅了,就感覺,是漲不動了一樣!」

      胡兆煦也講道:「中環商業地皮漲至2000~2500港幣每平方尺,九龍尖沙咀商業地皮漲至1000~1500港幣每平方尺,港九市中心的住宅地皮已經漲到250~300港幣每平方尺,觀塘工業地皮已經漲至120港幣每平方尺,香港住宅也漲至50~70港幣每平方尺,銅鑼灣的高級住宅單元更是要20萬港幣一個,價格都已經非常高了!但好像快一年沒有太大的漲幅了,就感覺,是漲不動了一樣!」

      林志超講道:「去年我們銷售1100個住宅,用了多久時間?」

      胡兆煦回道:「我們年初便已經建好德福花園,但剩下的1100個住宅單元足足銷售了十個月時間,再也沒有以前方便銷售了。」

      談到這裡,很多人都明白,老闆不會無緣無故的做這些總結和調查。

      黃宏昌給了最後的一個提示:「從1962年9月開始,香港動工的樓宇就直線上升,大家都趕著在1966年1月1日之前,將旗下的土地動工,這樣可以增加20%的樓面。所以,從1962年開始,每年落成的住宅單元便暴漲起來,1962年大概是1萬、1963年大概是5萬、去年(1964)大概是2萬以上,今年(1965)應該才是最多的一年,可能突破5萬以上。在香港,此時到處都是新樓盤要落成!」

      所有人腦海里都蹦出一個詞語——供需失衡,再聯想起老闆當年在1957年及時收手,如今莫非又有暴跌?

      這裡都是長江實業的高層,他們平常就跟著林志超身邊,也知道集團的動態,所以他們其實早有猜測;但直到今天,才發現事情似乎比較嚴重起來。

      長江實業從去年開始,便已經不再開發新樓盤,這就是老闆在預測?

      林志超這時候說道:「我喜歡用數據、事實來做分析,且不論是否地產有危機,但此時不宜開發新樓盤;雖然長江實業的資金實力充足,但我也不想冒險。至於少20%的住宅面積,就不去考慮了。所以最近幾年,長江實業以商業地產收入來支撐公司,並且我打算去星島投資五星級酒店和購物中心,晚點我會公布計劃的。」

      正好,在1965~1967年這三年,林志超打算去新加坡發展一波;這些年來,他為了維繫和李律師的關係,在新加坡投資了塑膠花、假髮、玩具等工廠,規模都不算大,還拉著香港其他人,在新加坡投資了一些紡織廠、成衣廠,當然也投資不算大。

      總體說來,林志超這些年的付出,還是收穫了李律師的信任,為接下來的商業地產投資,打下了一個基礎。

      林志超在新加坡的進攻性肯定不高的,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所以他的規劃是烏節路的一個五星級酒店,兩個購物中心;而後世的整個烏節路,大概是二十多個購物中心(含寫字樓大廈或酒店)。

      眾人聽到老闆的規劃,頓時稍微鬆口氣。沒有新的發展地產項目,但長江實業至少還有很多商業地產需要管理,大家不至於無所事事,畢竟全公司幾百人,若是閒下來可不得了;與此同時,老闆在星島投資,說明進攻性還在,依舊在進步。

      次日,林志超又來到長江工業集團,和高層們開會總結。

      熟悉老闆的人都知道,每年元旦過後,林志超要第一時間做過去一年的總結,並給新的一年做計劃;正因為如此,高層們必須在提前一周時間,就得整理資料和想法。

      陳麟元:「去年長江假髮盈利320萬港幣,幾乎都是來自高級假髮及代理業務的利潤我們準備在今年徹底裁掉普通假髮生產流程,全部採用代理模式高級假髮品牌『Sleek』將作為我們長期的研發和投資對象」

      林志超滿意的點點頭,本以為假髮生意要黃,沒想到陳麟元是個人才,將高級假髮做成品牌,散發出第二春;按照這個趨勢下去,『Sleek』品牌將可以一直發展下去,在歐美亞進行拓展業務。

      當然也不是說陳麟元可以攬下全部功勞,畢竟當初做高級假髮是林志超組織起來的,陳麟元只是將其發展起來。

      林志超講道:「假髮其實在歐美還是非常流行的,這幾年一直有披頭士來香港表演和宣傳;而普通假髮之所以利潤大減,是假髮的門檻低,香港假髮從業者實在太多了,我們都沒有什麼優勢,畢竟人工貴。」

      陳麟元見老闆如此講,頓時感動不已。自家的老闆是非常明事理的人,不可能逆轉的事情,老闆是非常開明的;當然,一旦你干不好一些事情,老闆也會罵人的。

      隨後。

      陶德榮:「長江塑膠廠在去年的利潤,再次暴跌,僅剩下900萬港幣,而且跌勢未減原因是,歐美不再流行塑膠花,以及香港出現大大小小塑膠花工廠1500家上下,達到匪夷所思的程度長江塑膠廠目前有工人3000名,合作工廠八十家左右今年,長江塑膠廠預計還會裁減1500工人,或辭退或分到長江玩具廠」

      眾人心情有些不好起來,長江塑膠廠無疑是跌幅最快,最猛的;從2500港幣的巔峰利潤,僅三年時間就跌到900萬港幣,一年跌500萬以上的利潤。

      林志超卻坦然說道:「船小好調頭,便印證在假髮和塑膠花上面。那些小型工廠,他們使用二手設備,再僱傭一些童工、臨時工,壓低工價,他們的成本低到我們沒法競爭。正因為如此,這兩個產業的大型工廠只有先倒閉,市場反而被這些人吃掉。不過小工廠的日子也未必好過,他們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強烈,最終走下毀滅。」

      塑膠花工廠還會增加,可能至70年初,達到2000家沒有問題。但大型工廠,是堅持不到1967年的。

      大型工廠不可能將工資壓低太多,因為香港動不動就有罷工,一年非暴力的罷工就有十幾起。幾乎都是大中型工廠,最終老闆只有妥協,因為要交貨。

      至於小型工廠,怎麼可能罷工呢,你不干,馬上就滾蛋。

      陶德榮說道:「不過兩年之內,裁掉所有塑膠花生產,是否沒有必要?」

      林志超擺擺手,說道:「這個沒得商量,只能保留代理業務。」

      他怕人越多,後年浪越大啊!

      陶德榮不再反對,他知道老闆一定有自己的憂慮,至於自己的前途問題,大不了回拉鏈、玩具廠,老闆也不會虧待自己的。

      接著。

      柯嚴平匯報導:「受到魔方的出口大增,長江玩具廠在去年利潤達到4400萬,其中魔方出口利潤達到1500萬港幣長江玩具廠目前擁有6800名工人,旗下『邦德玩具』已經有四家,其中香港三家,星島一家」

      林志超露出舒心的笑容,長江玩具廠表現不錯,也就意味著奧黛麗玩具在美國地位越厲害,這家公司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玩具廠。

      當然,魔方只是奧黛麗玩具公司代理的產品,所以利潤還是長江玩具吃的多。

      而林志超兒子『林瑞東』去年初出刊的《你也能復原魔方》,更是成為歐美的暢銷書,僅一年就賣出50多萬本,讓林志超欣喜不已;這是培養兒子商業才華的第一步,將來林瑞東也會擁有一個商業帝國。

      「嗯,玩具產業表現不錯,這個產業是長期發展的事業。世界經濟越發達,玩具產業前景越是輝煌。」林志超點評道。

      眾人都知道,老闆最看重拉鏈、玩具產業,也是考慮到成長性的問題。

      接下來。

      鮑春來匯報導:「拉鏈產業去年有增長,得益於世界成衣產業的發展,以及亞洲服裝的西式化;所以,去年長江拉鏈的利潤是4500萬港幣」

      程遠雄匯報導:「中天鋼鐵去年利潤獲得1300萬港幣,得益於全港建築業發展迅速」

      剩下的美的電器,利潤獲得150萬港幣,聊勝於無,發展也不是香港最好的;剛剛換上新的總經理李振隆,看看能不能又起色。

      雖然沒有指望太早發展起來,但至少也要做到同行中的翹楚,那樣才像話。

      最終,林志超得出結論。

      去年長江工業集團創造出16億港幣的利潤,支出3500萬港幣的投資和研發,餘留8100萬的淨利潤。而長江工業集團的現金流已經達到2億,資金主要存在萬國寶通、大通銀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滙豐銀行,林志超還兌換了價值2000萬美金(12億港幣),放在自己的別墅里。

      所以,此時林志超的別墅里,分別有1億港幣、2000萬美金,成為現金之王。

      實在是錢太多了,放在銀行也不能讓人放心,因為可能太誇張了。

      此時香港身家過億的華人富翁或家族,肯定有個幾十人,畢竟飛艇泰、廖寶珊、馬錦燦、張玉良、彭國真、許愛周、董雲浩等,幾乎都有上億的資產,億萬富翁已經不足為奇。但能拿出一個億現金流的,恐怕屈指可數,甚至可能只有林志超一人。

      林志超的現金流是足足8億港幣,還不包括海外投資的美股市值。

      當然,他的負債也有五億多港幣,不過那是環球航運的負債,都不算什麼!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逆天至尊帝國總裁霸道寵符皇毒妃戲邪王:馭獸大小姐穿越火線之一槍飆血
    嬈人公主(網王NP)一不小心潛了總裁重生之都市修仙嬌妻誘情至尊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