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243章 【新官上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243章 【新官上任】字體大小: A+
     
      第243章 【新官上任】

      春節過後。(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林志超來到長江工業集團,在辦公室里翻閱了財務報表。在1957年,長江工業集團的利潤是8600萬港幣,投資額度為2800萬港幣,淨流入帳戶5800萬港幣;連同以前的流動資金,長江工業集團已經有2億港幣的存款。

      錢沒地方花!

      這就是林志超目前的煩惱,包括環球航運也是如此,只能存在帳戶上吃利息。

      環球航運、長江工業集團,這兩個集團賺的錢都是外匯,這是讓林志超比較自豪的事情。

      前世,香港四大家族唯有李家成是靠工業發家的,所以最終的成就也高、眼界也高,並沒有局限在地產事業上。

      而這一世,林志超的長江工業集團,足以為他增加底蘊了。

      「老闆,陶經理在美國收穫匪淺,一些經銷商聽聞齊愛公司的報導後,紛紛選擇我們長江塑膠廠作為合作夥伴。預計,我們能增加幾百萬美金的訂單。」副總經理王良匯報了一個最新的好消息。

      當然,林志超還是很冷靜的說道:「這事能有收穫最好,沒有收穫也能促進香港工人的福利,不用太過在意!而且,這點事情也真正影響不到齊愛公司,所以我們也不要再關注了,還是將精力放在自身的品質和技術上。」

      王良點點頭,說道:「有道理!目前香港有500家塑膠花工廠,而且數量還在增加,這一行競爭實在激烈。」言語中,已經有些擔憂。

      林志超也明白這些,前世巔峰時期的香港塑膠花,據說有3000家塑膠花工廠;結果就是,大量的工廠剛誕生,就碰到塑膠花產業消退,大量的工廠只能倒閉。

      「塑膠花的機器設備,同樣可以生產玩具的部分零部件,這部分投資是不虧的。」

      王良想了想,說出一個問題:「老闆,按照長江塑膠花的規模增長,理論上還需要很多工人,但是我們的用工成本較高;而採取大量代工的話,也會損失部分利潤;隨著大量的塑膠小工廠成立,利潤率也逐漸降低。所以,我覺得固定工人慢慢增加至6000人比較好,說不定本來需要用工8000~10000人。工人雖然成本較高,至少也比代工還能多賺點。」

      林志超稍作思考,便說道:「可行,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策略,是沒有錯的!」

      此一時彼一時,他還是小看了塑膠花產業的規模,一開始以為正式工3000人就足夠了,不夠的部分可以尋求代工。

      如今看來,再過兩三年,就是六千人都打不住,恐怕代工的工廠都需要大幾十家,合計又用到工人五六千。

      這樣算下來,長江塑膠廠怕是上萬工人都可以養活,養六千人是輕輕鬆鬆。

      目前,長江塑膠廠實行的『兩班倒』工作模式,否則機器成本高。

      「好的,晚點我和陶經理等人開會討論一下。」

      「嗯」

      待王良離開後,林志超思考了一下。

      塑膠花產業會在1967年熱度消退,因為那個時候蘇伊士運河關閉,運費成本大增(石油運費成本增加,就會增加原材料成本;塑膠花出口時,運費也會增加);待到1973年石油危機,塑膠花產品幾乎要受到毀滅打擊,因為塑膠花的原材料,就是石油衍生產品。

      結合這些信息,長江塑膠廠在1963年就可以考慮『主要代工模式』,逐漸減少人工、設備的投資。

      所以還有七八年的『賺錢』時間,預計還可以賺個2億左右。加上『假髮產業』,未來已經預定了5億港幣的利潤。

      至於拉鏈產業、玩具產業,都是長期事業,將來還能轉移至內地投資工廠。

      而行李箱、方便麵產業,則要移交給長江實業。

      2月底,香港迎來了新港督——柏立基,這是原來的星島總督,也在五十年代初出任過香港的布政司,署理過三次總督職務。

      葛亮洪在去年12月便已經卸任,港督一般都會有真空期,是由布政司署理港督職務;所以在香港的三司當中,布政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每當港督休假時,布政司便署理港督職務。

      林志超也參與了柏立基的任職活動,心中並沒有什麼看法,誰做總督都一樣。而且柏立基這個港督在前世也有不少貢獻,比如收回香港的獨立財政大權,無需再向倫敦匯報;收回財政大權後,六十年初又來一位『郭伯偉爵士』擔任財政司,他在任時採取了以「自由市場」為主導的經濟政策,在日後更漸漸發展成「積極不干預政策」,並為歷任財政司所奉行。

      對於商人來說,這種政策簡直就是『天堂』,港府不干預商業行為,這就是『優勝劣汰』的商業社會。

      舉個例子:前世李家成曾公開反對『對香港資金出入自由』的限制,這是他少有站出來的時候。

      同樣,這一世對於林志超來說,最重要的也是『資金出入自由』這一條。道理顯然易見,不說別的,若是海外有投資項目,他可以一天之內就可以將資金到位,而不會受到『外匯限制』等影響。

      當天晚上的晚宴上,柏立基特意和林志超多聊幾句。這樣的行為,也讓賓客意識到,林志超的影響力所在。

      柏立基幽默的說道:「林先生,我離開香港才三年時間,你是變化得最快的了!」

      他為人沉實之餘又富幽默感,他在殖民地二十多年的服務生涯也為他帶來不少經驗,懂得如何管理一個殖民地,那就是和當地的『財閥』建立一種關係。

      因為香港的上層幾乎都是英國人,他們了解香港本地情況,都是從華人立法局和行政局的議員、英資洋行的大班,如今要再加一條——華人商業大亨。

      林志超同樣風趣的回應道:「不是我變化快,而是港督閣下曾經擔任香港布政司時期,為香港工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厚積薄發,才有了這幾年的香港工業發展迅速。」

      周圍的人都忍不住感嘆,林志超這『攀附關係』的本領,真是非常強了。

      柏立基在2~3期間,擔任香港的布政司(輔政司),主要工作就是協助時任總督葛量洪爵士著手處理經濟事務。當時的情況很複雜,涌港進來的『難民』給香港財政帶來的負擔,以及韓戰爆發後,美國實施禁運對香港轉口貿易造成的打擊等,都是複雜的問題。

      林志超如此講,無疑是讚揚柏立基在那段時間為香港工業做出的貢獻,這才有了如今香港工業的發達。

      柏立基果然止不住笑意,隨後說道:「香港工業有今天的成就,確實讓我在星島都感到稱奇,也感到非常欣慰。葛亮洪港督為此我不過是」

      謙虛之中,又將自己的貢獻確定,這都是人精了!

      香港的工業確實發展非常快,而且是比前世同時期好很多,這是因為:

      『假髮產業』和『塑膠花產業』如今是香港第四和第三的產業;而在前世,塑膠花是1957年開始的,假髮是1958年開始的。

      還有玩具產業、拉鏈產業,前世都沒有如今的規模和壓根沒有拉鏈產業。前世,香港玩具產業在1957年的出口總額僅5240萬港幣,而去年(1957年)長江玩具廠出口總額就高達7000多萬港幣(利潤1650萬港幣,含娃娃服裝),全港玩具總出口額為4億,是前世的近三倍。拉鏈產業不用說了,前世香港沒有這個產業,去年香港產的拉鏈出口總額高達2億多。

      預計,同期比前世工業產值,高出30%左右。

      雖然這些數據,只有林志超明白,但他依舊在心中非常自豪。

      而且以後,世界人民談起香港,會立馬想到塑膠花、行李箱、方便麵、魔方等,都是香港人發明的,一下子就將香港的影響力打開。

      聊了幾句,柏立基便和其他人招呼,但停留在林志超身邊的時間,甚至高出了一些洋行大班。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林志超的身份在港府高層眼中,已經不低于洋行大班。

      幾日後,林志超帶著長江工業集團的幾個高層,在香港考察起拆船地點來。

      一圈下來,林志超詢問道:「你們覺得將軍澳、醉酒灣、牛頭角,那個地方最適合拆船?」

      王良隨即說道:「老闆打算投資多大?如果投資大,肯定要多用幾個拆船廠的,可以選擇投資兩個地方。醉酒灣、牛頭角是最符合經濟利益了,將軍澳的交通差點。」

      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確實是醉酒灣、牛頭角這兩個地方最好。其中醉酒灣位於荃灣和葵涌中間,那邊有碼頭;牛頭角位於觀塘,本身就在工業區,也有碼頭。

      反倒是將軍澳,運輸不是很方便。當初林志超購買的地皮,一直在煉銅,至於鋁合金,現在都是從日本進口,反正也不受影響,就熄滅了想法。

      倒是可以成立個煉鋼廠,畢竟拆船後,有鋼鐵可以可以回爐,然後再用到建築上。

      林志超說道:「投資應該很大,就選三個地方吧!將軍澳那邊,晚點還要成立一個煉鋼廠。王副總經理,你最近組建一個子公司——長江拆船廠,並選好地點,隨後我安排環球航運的人,加入從世界各大港口挑選待報廢的船隻。」

      王良馬上說道:「沒問題,保證儘快組建一個專業的隊伍!」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確實要專業點!」

      拆船行業門檻其實並不高,前世香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湧向出大量的拆船廠。因為只要有一家拆船廠賺了大錢,很快大家都會一擁而上。前世便是因為恆昌貿易率先進入拆船行業,大家紛紛跟進,最後導致舊船的價格都上漲了,拆船的利潤也在兩三年後,無利可圖。

      林志超既然看上這個行業,怕是一口氣就得買很多艘船,雖然不至於壟斷香港拆船行業,但至少也能吃上大頭。

      有兩個時機正好:

      第一,今年(1958年)開始,全球會逐漸進入航運『小寒冬期(1959~1961年)』,又恰逢歐美淘汰二手船的高發期,所以世界各大港口有很多的船出售,部分船隻還可以跑跑,絕大部分的船隻都只能拆除。

      第二,世界各國對鋼鐵需求增加,戰後各國迎來了建築浪潮,這幾年對鋼鐵需求高,鋼鐵價格也上漲;就算是香港,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建築業也會旺盛起來。

      這幾年的香港拆船企業,養活幾千人都不是問題!

      至於污染環境這種事,香港還沒有資格談。連飯都吃不飽的地方,壓根不需要考慮環境污染的問題,更何況海水是流動的,就算有點污染,也毫無影響。

      本來,這些年都有英國、美國將一些航母、軍艦,拿到香港進行拆卸,香港的拆船業已經發展多年了。

      只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不知道的是,世界各大港口即將停滿二手船,他們更多的是等待英美將軍艦、航母送上門拆卸。

      林志超率先得知這種信息,自然可以獲利更多。

      蚊子再小也是肉,幾年下來獲利千萬以上還是輕鬆的。

      回到長江工業集團後,林志超還是召集了所有集團管理層,系統化的布局拆船廠、煉鋼廠之間的結合。

      他投資煉鋼廠不一定會投資很大,也不一定要去爭『鋼鐵大王』,一切都視情況而定。

      這些年來,長江工業集團擁有不少技術工人,所以投資這些產業問題不大。

      與此同時,香港大學其實早就有了機械專業,太古船塢一直造船,便是用了很多畢業生。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從大秦開始統御萬界元尊武道獨尊無限動漫錄仙逆
    呆萌配腹黑:絕寵小冤家猛鬼夫君嬌寵令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說名門暖婚:霸道總裁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