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191章 【恰逢其時】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191章 【恰逢其時】字體大小: A+
     
      第191章 【恰逢其時】

      回到香港後,林志超立馬安排起這次的運輸任務,組織船隻、調度人員、監督船隊的進度。(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四艘油船已經朝著中東趕去,副總經理馮永發飛往中東親臨前線,他則坐鎮總部,利用無線電波全程監督運輸隊伍。整個運輸任務的時間是被精確至小時計,都是在計劃方案之中,要的就是執行力。

      因為環球航運擁有一個覆蓋全球的無線電波信息網,所以林志超來到總部無線電室,就仿佛進入一個信息樞紐總部,可以指點江山。

      他肯定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家,熟悉全球的每一條航道,每一條航道的水深情況,仿佛一條航運圖印在他的大腦里。與此同時,他還經常實時更新腦海里的地圖,比起後世一些某得地圖靠譜多了。

      「老闆,四艘油船全部駛出吉達港口,正朝著蘇伊士運河方向駛去。馮副總已經前往埃及蘇伊士運河,查看港口的情況。」總部電報室,信息員將實時信息告知林志超。

      「好,告訴大家按制定的方案執行。」

      「是」

      林志超先鬆一口氣,經過蘇伊士運河後,便是地中海;而地中海的一側是歐洲,另外一側是非洲;再穿過直布羅陀海峽,便是北大西洋,屆時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都將是一馬平川。

      這條航線有兩條『咽喉』,直布羅陀的海峽也只有14KM,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和馬六甲海峽都是全球四大海峽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蘇伊士運河這個咽喉,直布羅陀好歹是海峽,不會有國家膽大妄為的去封鎖。而一旦蘇伊士封鎖,不管是走歐洲的線,還是走美洲的線,都得經過好望角。

      而好望角的大海風大浪大,一般小型船經過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唯有大型船隻。

      目前來說,世界各大造船廠、各大航運公司對船隻大體化,並沒有那麼渴望;正是因為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關閉,造成了世界各大造船廠對大型油船的投入。

      五十年代末期,日本便已經突破十萬噸。

      六十年代後期,日本便已經突破二十萬噸,超過20萬噸的油船,又被稱之為VLCC(VERY LARGE CRUDE CARRIER)——即載重量在20~32萬噸之間的油輪為超級油輪。

      另外一邊。

      滙豐銀行的高層們,正在討論林志超提出來的建議,而桑達士已經是滙豐銀行高層,因為項目部是很重要的部門。

      「滙豐已經破掉了不給航運貸款的『黑書』,航運依舊是風險的行業,直接投資實在太過風險了!」一名高層強烈的反對道。

      「也不能這樣說!林志超從1000萬港幣投資行業起家,四年多時間環球航運已經價值兩億港幣左右(低估值);如此高收益的行業,如今有專業人士合作,是可以考慮的!」有高層眼紅航運的回報率,如今又有香港航運第一人帶領,自然心動。

      一時間,大家討論的很激烈,總體來說反對和同意差不多,不相上下。

      主席道格拉斯這時候對桑達士說道:「桑達士經理,你能不能說出一些你的理由,我們想聽聽!」

      桑達士點點頭,他一開始只是提出這個方案,並不敢立馬持支持的意見,因為他也怕自己成為滙豐銀行的罪人。

      現在滙豐大班道格拉斯既然讓他說,那他就說出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他是把林志超的話術,稍作修改,呈現在各同事耳朵里。

      一時間,大家開始趨向合作,是因為環球航運這幾年太賺錢了。

      這時候,道格拉斯作為大班,自然是很有主見,他說道:「首先,環球航運才剛剛涉入油船的運輸,桑達士你說他們正在和美國石油公司尋求合作,這個結果很重要;其次,一出手便是6艘世界最大的油輪,對於我們來說有些風險過大,雖然利潤很大,但應該再降低一些風險,比如合夥公司先打造四艘大油船,亦或者我們只占股三成;最後,桑達士伱再去試探一些林志超更多的想法,我們也再考慮考慮。」

      桑達士馬上點頭,說道:「沒問題!」

      這時候有支持派的高層說道:「最好還是四艘船占四成股份的合作,若是以後賺錢,我們可以獲利更多。」

      反對派反而沒有再激烈回應。

      實際上,從1000萬至2億港幣的資產升值,滙豐銀行的一眾高層,是非常羨慕的;這就是活生生的成功經驗,比很多說法都管用。

      而其實,林志超提出的這個合作,並不影響他本人的利益。假設滙豐銀行答應合作,他會把多餘的資金,又以環球航運的名義,繼續購買大型油輪。

      因為在1956年蘇伊士關閉期間,全球對油輪的缺口至少是近千萬噸,否則前世價格不會暴漲幾倍。

      而林志超不像前世的包宇剛,做航運會一直缺錢,他抓穩了周期,基本是不會缺很多錢的。所以,帶上滙豐銀行發財的公司,將來不會超過超過500萬噸的載重量,而環球航運則可能會擁有1500萬噸以上的載重量。

      下午,林志超乘車來到新填好的中環碼頭,準備通過輪渡抵達九龍天星碼頭。

      去年銅鑼灣的填海工程竣工,即維多利亞公園地塊,將銅鑼灣的缺口補上(避風塘填平);而今年,中環的填海工程也竣工,即中環碼頭和大會堂的地塊。

      填海一直是香港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填海可以獲得大量的經濟效益和財政收入,所以在八十年代環保意識不強之前,香港是一直有在填海。

      維多利亞港後世越來越窄,甚至被人戲稱『維多利亞河』、『維多利亞渠』。

      林志超不喜歡乘車通過汽車輪渡,而是喜歡乘車抵達中環輪渡碼頭後,換乘輪渡,再在天星碼頭乘坐接他的汽車。

      這樣一來,他可以欣賞一下維多利亞港和兩旁的景色。他本人也很喜歡晚上吃過飯後,帶著家人漫步在維多利亞港的中環沿岸,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

      目前的中環,遠不是後世的高樓林立,甚至從高空俯瞰,你會發現中環還有大量的綠意悠悠,不少地塊連建築物都沒有,在『衛星圖』上至少空著一半的地皮。

      來到長江工業園,林志超走進位於第一層塑膠工廠,他知道塑長江塑膠廠的膠花已經研發成功了。

      「老闆,樣品都準備好了!」陶德榮高興的迎了上來。

      林志超點點頭,隨後走進陳列室,果然美麗的、栩栩如生的塑膠花出現在他的眼前,有一串葡萄,有一束鬱金香,有一簇蘭花等,長江塑膠廠經過不到一年的研發,總算是成功了。

      「要嚴格進行保密!與此同時,拿出購買設備、培訓工人和技術員等的方案。你要知道,這個技術並不算很高,假設有人進行模仿,最多半年就可以吃完技術,快一點甚至只需要三個月。所以,我們要快狠準的去占有市場。哪怕是我們初期投資大一點,籌備時間長一點,都不是問題!」

      前世,李家成雖然是首選引進塑膠花,但受限工廠太小,資金不足,所以賺得有限;據說李家成的整個塑膠花生涯,也就賺了幾千萬港幣。

      但香港塑膠花可是一個大產業,可以是為香港產生了上百億的外匯,作為『填補市場空白的人』,賺的連十分之一都沒有,無疑是失敗的。

      而林志超至少要求在塑膠花產業上,賺個兩億港幣,才算對得起研發創始人。

      陶德榮說道:「塑膠花投入生產後,倘若想打入歐美的市場,普遍的做法是通過本港的洋行,他們在歐美設有分支機構,擁有穩定的客戶,雙方建立多年的信用。」

      林志超馬上說道:「這個方式不透明!我們不知道產品銷往何國何地?代理商是誰?到岸價、批發價、零售價是多少?銷路如何?消費者又和反饋?」

      陶德榮立馬說道:「那就只能我們自己組建一支隊伍,去歐美進行推銷。不過這個產品不像假髮,銷售比較聚集,而是分散在整個西方世界。所以我們在緩慢打開市場的同時,香港跟風者也會很快的出現。」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所以,我們要一開始就擁有強大的生產力、龐大的銷售網絡、以及精湛的技術和日益增長的技術。我們可以將樣品弄成精美的雜誌,寄給歐美的大型批發商,倘若他們發現商機,會來香港考察的。」

      陶德榮一聽,這是要大幹一場的節奏,連忙說道:「老闆,既然如此,我們要馬上擴大管理團隊,購買大批設備,招募香港諸多的塑膠技術員。」

      林志超說道:「好,我會讓集團協助你完成,一切都要嚴格保密,我希望三個月內,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還有,原本的塑膠產業停止生產吧,生產日用品賺不了什麼錢,將二手老舊設備全部賣掉。生產塑膠花的工廠,要將這一層廠房布置的滿滿當當。」

      陶德榮毫不猶豫的說道:「好的!」

      這是相當於砍掉一個年盈利六七十萬的產業,當然這對別的企業來說是個大蛋糕,但對長江塑膠廠來說,卻是個拖累。

      最後,林志超突然好奇的問道:「我記得香港有家長和塑膠廠,這幾年發展得如何了?」

      陶德榮不認為很奇怪,他知道老闆的記憶力很好,以前就知道這家工廠。恰好,他也對這家工廠有些了解。

      「老闆你算是問得剛好!這個長和塑膠廠最近發生一件事情,那就是因為生產大量的質量很差的產品,被人紛紛退貨;與此同時,材料供應商停止供貨、銀行停止放貸並催收貸款,恐怕他們老闆這次很難挺過去了。」

      林志超心道一句——時機正好趕上了,倘若李家成此時出現大危機,那麼至少一年時間才能緩過來,屆時香港早已經有多家塑膠花工廠,他連第一梯隊都擠不進了。

      缺了這一個關鍵的機遇,李家成就是再有本領,撐死能成為一個百億富翁,連鄭裕桐、李兆基等人他都趕不上。

      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是在1967年抄底,你的資金少,就意味著分到的蛋糕小。

      好事!

      畢竟林志超是真佩服李家成的能力和眼光!

      「這就是妥妥的反面教材啊,質量和技術是工業的第一生命,你要記住了!」

      陶德榮立馬挺直身軀,說道:「記住了!」

      長和塑膠廠。

      李家成顯然人生的大磨難,這一次他的磨難不是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而是他的失誤造成的。

      原來,他一直為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薄利多銷),採取讓員工加班,甚至平均每個員工每天要上16~18小時,極限挖掘剩餘價值。不僅僅如此,長和塑膠廠缺乏專業的塑膠人才,他這個專業的塑膠人才又經常需要去外面跑業務和談生意。

      所以,長和塑膠廠生產出大量的劣質產品,倉庫里堆滿了質量欠佳和延誤交貨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戶紛紛上門要求索賠,新客戶看見產品扭頭就走。

      人們常說:「不怕沒生意做,就怕做斷生意。」這就是如今的長和塑膠廠的處境。

      「李生,按照契約的時間,你該把我們的原材料貨款支付了,一共是5萬港幣!」一名原材料商人第一時間上面索要欠款,他可是聽到風聲了。

      李家成連忙說道:「王生,能不能緩一陣子,我知道你是因為那件事,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我一定可以支付得起你的原材料費用的。」

      「那可不行,這是到了契約的時間,李生,做生意可得講誠信!」

      李家成頓時被逼到牆角里,只能帶著原材料來到倉庫,指著大量堆積的產品,無賴的說道:「我實在拿不出錢,你們乾脆把我人帶走。」

      「你想得美?我們要你人幹什麼?我們要的是錢!」

      「你要是不給錢,我們馬上停止供貨不說,還要在同業中宣揚你賴貨款的醜聞,你以後生意可沒得做了。」

      李家成頓時面紅耳赤,被原材料商人逼得無法應對,只能求饒。

      好說歹說,總算將陸續趕來的原材料商人請走。

      牆倒眾人推,銀行得知長和塑膠廠陷入危機,派職員來催貸款。弄得焦頭爛額、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賠笑接待,懇求銀行放寬限期。銀行掌握企業的生殺大權,長和塑膠廠面臨遭清盤的邊緣。

      長和塑膠廠只剩下半數產品品種尚未出現質量問題,開工不足,不得不裁減員工。部分被裁員工的家屬上門哭鬧,有的賴在辦公室不走,車間和厂部沒有片刻安寧。

      留下的員工人心惶惶,為長和塑膠廠的前途擔憂。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都市最強裝逼系統修羅武神史上最牛輪迴超能小農夫我的合租老婆
    絕色毒醫:腹黑蛇王溺寵辰少的霸道專寵:強婚8陰間神探龍珠之最強神話帝國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