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108章 【拭目以待】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 - 第108章 【拭目以待】字體大小: A+
     
      第108章 【拭目以待】

      星島,南益集團。

      秘書走進董事長的辦公室,匯報導:「董事長,香港的長江實業老闆林志超先生,希望和你進行一次會面,不知道您的意思是?」

      李光前(李玉昆)抬起頭,思考一番後,才說道:「長江實業是不是生產拉鏈的?」

      似乎聽說過這號人物,但他又不確定。

      秘書隨即說道:「對,他們的拉鏈暢銷全球,並在亞洲占據著絕對份額。據聯繫我們的長江實業高管講,他們公司在一年前便在武吉路修建工廠,如今就快要進行投入生產。」

      李光前恍然大悟,說道:「對,就是他,我想起來了,年輕的拉鏈大王,好像還是全球首創分層、分期購買住宅的有想法的年輕人。不過,他約我做什麼呢?」

      年齡越大,他也越不想交際太廣,他現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星島重建中,即政務上面。

      秘書說道:「您是星島的中華總商會會長,他現在要在星島開工廠,自然想著拜會你一下。」

      李光前點點頭,這個秘書跟著自己很久了,能替自己分析一些事情,很是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仔細想想,雖然林志超不是同鄉,但別人好歹也有拿得出手的好成績,又如此年輕,自己還是給個面子吧!

      有時候,年輕就是巨大的潛力。

      「行吧,你安排一個時間,就我的辦公室,但伱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時間。」李光前說道。

      要麼提出拒絕,要麼就要照顧一下別人,這是他的作風。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當選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好的,我再溝通一下。」

      香港至星島的飛機上,林志超在思考著此次之行。

      在約定好見面後,他立馬啟程,前往星島,會見李光前先生。

      這一趟沒有太大的利益之心,純粹是林志超覺得既然在星島開分廠,如果能拜訪一下星島中華總商會會長,能顯得他投資星島的決心。

      當然,星島只是林志超的一個布局,暫時不會投資太多,以後視情況而定(政客歡不歡迎)。

      比如對於烏節路,林志超雖然知道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大,但他也不會去吃獨食或者壟斷;他最多在烏節路投資一家五星級酒店,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綜合體(含寫字樓部分),便已經滿足。

      抵達星島以後,林志超直接來到長江實業的工廠。這處工廠占地面積七萬二平方尺,上蓋兩幢建築物,一幢為三層高的工廠大廈,一幢為一層高的倉庫。

      整個工廠投資約50萬港幣,即不到25萬坡幣。

      「很漂亮的工廠!」林志超高興的說道。

      布局合理,廠內環境也很好,現在已經有人在裡面值班和管理。

      鮑春來笑著說道:「確實!像長江實業這樣的工廠,在星島是首屈一指的工廠,這邊的工業比香港還是差遠了。」

      這不是廢話嘛,香港最近幾年承接了滬市的製造產業,能不發達嘛!

      而且,就是論在倫敦眼中的地位,星島也遠比不上香港的;英國人只是將星島視為一個貿易港,但在香港確確實實有在用心發展,像是怡和、太古、黃埔船塢等,都可以說是製造大型企業了。

      「對了!如果在星島招聘工人,你可千萬不要都招一個省籍的工人,要各省均勻招聘;與此同時,每個省籍的工人,要打散分配在各崗位。你明白我的意思嘛?」

      到了星島,就沒有香港那麼容易,萬一這邊的人抱團特別厲害,這個工廠就有大麻煩。

      鮑春來頓時被驚醒,連忙說道:「老闆提醒的對,我沒有想得如此深遠,實在慚愧。」

      林志超點點頭,並沒有對鮑春來有什麼不滿,人無完人,他也是根據後世的經驗,來制定的這個策略。在後世的很多工廠,更是某些地方的人不要,特別是喜歡喝酒鬧事的地區。

      鮑春來還是有不少優點的,比如擅長人際關係、工廠管理也不錯,所以勝任星島工廠還是可以的。

      「總之,我會給這個工廠一段適應時間,發現什麼問題,就及時糾正。」

      「好的」

      幾乎不會有問題,林志超是這樣認為的,香港那邊至少會派50名熟練工人,再加5名管理層,前往星島。

      下午3點,林志超來到南益集團,見到了李光前先生(別名李光前)。

      「真是年輕啊!我像你這樣年輕的時候,才剛剛因為一戰的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工作。」李光前笑著迎了上來,和善的說道。

      林志超連忙伸出雙手,恭敬的握著李光前的手,姿態放得很低,他畢竟是晚輩。

      「你過謙了!雖然您才剛剛工作,但據我所知,你已經加入同盟,也當過老師,履歷比我的經歷有意義多了。」

      「哈哈,你很有趣。來,我們坐下講!」

      仿佛說到李光前的心坎上,氣氛立馬好了起來。

      坐下後,李光前隨即說道:「這次你主動約我,是有什麼事情嗎?」

      先切入主題,如果這個年輕人不是利益熏天之人,才可繼續接觸下去。因為他的年齡大了,所以不喜歡利益心太重的人。

      林志超隨即說道:「就是正常的拜訪一下您!當然,香港和星島都是華人為主的地區,我有種天然的親近感,所以決定在星島開設分廠,建設我們華人的家園。來拜訪您,沒有任何目的!」

      李光前隨即釋然,心情非常的不錯。

      「你能想到我,這是我的榮幸,星島歡迎你這樣的實業家,來投資。」

      見面之前,李光前又了解了一下林志超,發現這個年輕人很了得,長江實業工人就是500多人;重要的是,長江實業是實業當中比較『科技』的企業。還有其它的出彩的履歷,顯然這個年輕人前景非常好。

      隨後,李光前將自己的名帖遞給林志超一張,林志超連忙又將自己的名帖交換。

      這樣一來,算是初步在星島的社交圈有一個落腳點。

      兩人的交談時間很快,大概半個多小時,隨後林志超便提出告辭。實際上,兩人初次見面,有這個交談時間,說明已經互相比較重視對方了。

      再加上沒有合作機會,自然是適可而止。

      在星島,林志超最重視的不是李光前這個人際關係,而是那位律師出身的政要。所以等那位回到星島,說什麼也得交往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好關係。

      在東南亞經商,最重要的便是政商關係要搞好,這邊不是自由貿易港,所以關係特別重要。當然,林志超也不是要做多大的企業在東南亞,純粹是來占個坑位而已,以後若是有兒子願意移民星島,自然就有事業可繼承。

      香港。

      長江實業的副總經理王良,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

      王良沉穩的說道:「老闆,香港出現一家拉鏈工廠,正在搶占我們香港的市場。」

      他並不急,因為長江實業可以輕鬆的擊垮這家新興工廠。

      林志超笑了一聲,隨即說道:「這不是羊闖狼窩——找死嘛!對方是什麼來頭?」

      雖然一個產業,香港就一家(機器生產),但這個並不是不能理解。

      王良也笑著說道:「滬市紡織大亨王統元,據說投資很大,出手便是3台美國進口自動排米機。」

      「是他!」

      林志超和這個王統元在東方紡織搬入新廠時,兩人還友好的交流過幾句,沒想到這麼快,他就盯上自己的生意了。

      這可謂商場入戰場,瞬息萬變!

      王良馬上說道:「他們給香港的廠家85~9港幣一條拉鏈,一下子有很多廠家被他們拉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王統元也是犯傻,只調查香港市場和東南亞市場,我們供應的拉鏈是老式機器生產的,以及價格稍高。卻不知道,我們是因為沒有競爭者,所以暫時如此的。」

      確實,這個王統元壓根調查得不仔細,只是從別的地方聽說,長江實業很賺錢,便非常眼熱。當然想調查得更仔細,也是比較困難,畢竟他一個滬市籍貫的人,不懂本地行情。

      說實話,上次看到王統元,林志超想的就是關嘉慧,可惜還沒有出生。

      沒關係,他可以等,甚至可以養,就是不能替別人生。

      「你覺得該如何做?」林志超反問道。

      穩贏的棋,看看王良如何下。

      王良認真的思考一番後,說道:「我們先按兵不動,等新機器在星島工廠裝好後,再給予他重重一擊。以老式排米機、手工衝壓拉頭,再加上材料進口貿易等,他們的成本在6毛,質量又不及新機器,所以毫無競爭力可言。到時候,我們先將淘汰下來的機器,丟給一個熟悉的貿易商,隨後可以以每台5~8萬美金一台處理給他們。」

      有點銀幣,不過林志超很喜歡。

      「這個方法不錯!總之不管他們會不會購買我們淘汰下來的機器,只要我們用新機器生產的拉鏈供應給香港長江,價格就是以8毛算,王統元的拉鏈廠也沒有多大的生存空間。」

      2毛一條,王統元確實還有利潤,但是廠家在同等價格的情況下,是會選擇質量更好的產品。當然這樣的話,還不至於倒閉,可以苟延殘喘一陣。

      「對!而且,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他們的產品都不可能打開東南亞市場多少,所以影響不是很大。至於購買機器這種事,我覺得成功的希望很大,再不行5萬美金都可以丟給他,他還不得乖乖的上當!」

      機器本來就打算放在倉庫,以後讓李高福賣到內地去也行。

      林志超笑了起來,他也認為王統元肯定上當,畢竟美國進口一台得需要5~4萬美金,成本很高。而現在半價不到,就可以拿到機器,何樂不為呢!

      六台拉鏈機器,才兩年時間左右呢!

      「沒關係!就算這些都沒有徹底將他的拉鏈事業打垮、破產,我後續還有招!」

      王良笑著回應道:「老闆真是高看他了!」

      僅憑貿然進入拉鏈領域,王統元這一步就失算了。為什麼香港沒有其它廠家跟風,最簡單的道理就是這個市場不大(香港),而長江實業又已經做大,其實沒有其它工廠的生存空間了。

      而這個王統元實力確實好,1948年就投資300多萬港幣建立香港紡織工廠,是香港紡織業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紡織廠;比第二名南洋紡織廠投資都高50%,第三名則是唐炳源的南海紡織廠。

      而林志超為什麼篤定,就算今年不搞垮王統元的拉鏈工廠,明年也可以搞垮,而且是一定可以搞垮其拉鏈廠。

      拭目以待!

      香港紡織廠。

      王統元看著從美國進口回來的機器,源源不斷的吐出拉鏈,頓時感覺這門生意很不錯,利潤比紡織業高多了。

      利潤如此高,為什麼那些人不跟風?

      紡織業利潤那麼低,大家卻一窩蜂擠進來。

      擔心和長江實業競爭,那只是沒實力的人才會這樣認為,王統元如是的想到。

      在1940年的時候,王統元便已經出任家族紡織廠的董事長,當時其廠的規模已經達到雇員2000人。

      而在1946年的時候,王統元便鑑於國內政局動盪,曾計劃將一批英國訂購的新紡布機和動力織機,運往香港。當時他在香港考察六個月,發現香港雖然是自由港,條件理想,但香港本土銷量市場狹窄,缺乏足夠的水和熟練工人(目前缺水也是問題,但很多廠家會從山上抽水),且天氣炎熱潮濕,很難進行棉紡,結果失望而歸。

      到了1947年2月,國民政府又告知王統元外匯不足,不准進口機器;王統元無奈,只能再次將機器選擇讓廠家送到香港,放在倉庫里。

      1948年國內局勢再次惡化,王統元派遣80名熟練工人和技師從滬市來到香港,開辦香港紡織公司,他本人則往返兩地;直到1949年,王統元才帶著一家人以及哥哥的子女,來到香港定居。

      香港紡織廠投資巨大,又從滬市帶來大量的技師和工人,自然很快打開局面。

      王統元見長江實業做到如此規模,卻無一個對手,頓時眼熱得很。通過手下調查,他發現長江實業的利潤率很高,這完全給了對手的發展空間。

      這怎麼行?

      錢豈能讓一個人賺,於是他很快決定購入三台美國自動拉鏈排米機。

      「這個拉頭生產出來怎麼不一樣?為什麼長江實業的拉頭工藝如此好?」王統元詢問香港拉鏈廠的經理吳明成。

      吳明成對比了一下,說道:「有些像是自動衝壓機器生產的,不過這個廠家倒是不是很看重,更何況我們價格便宜一毛,大家又對長江實業長期高價銷售有些不滿,我相信很快就可以在香港占領一半的市場。」

      王統元卻皺皺眉,說道:「不行!你們還是的想辦法打聽這個拉頭自動衝壓機,那裡有進口,我們不能在工藝上落後。畢竟,我們還要打開東南亞市場。」

      既然要做,肯定就要做到最好,這就是他進入這一行的決心。拉鏈產業雖然小,但只是眼下的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穿著將越來越現代化(西式),那麼拉鏈市場將是成倍市場的增加。

      如今香港的拉鏈市場,保守也得有40萬條,僅這個小小的市場,就10萬以上的利潤,他幹嘛不做;而且他讓人去東南亞調查過,發現長江實業採取的代理商合作模式,長江拿到手的拉鏈也要9~1港幣。

      如此好的市場,他不爭取才怪。

      「好,我們一定儘快尋到機器渠道。」

      王統元高興的點點頭,東南亞足足香港數十倍的市場,他若是分一杯羹,也算是多握一個事業。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統元如是的想到。

      晚上,林家、唐家在家裡聚餐。

      席間,唐仲源也告知林志超道:「那個王統元的香港紡織廠,又投資一家香港拉鏈廠,進口三台美國機器。」

      他是明白長江實業的實力,所以也不是很擔心,只是提醒一下。

      林志超笑著說道:「沒關係,這個行業誰都可以投資!而且,我們最近在擴大歐美的市場,暫時顧忌不到香港市場,讓他先得意一陣再說。」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這一行雖然說誰都可以做,但其實又不是誰都能來做的,總之王統元這次要栽跟頭。」

      林志超不想在家人面前,表現得咄咄逼人、陰險狡詐,所以並沒有多說什麼。相反,表現出一種大度,卻又非常自信。

      「對了,岳父。長江製衣廠該換上最先進的電動車衣了,這個事情你負責吧,總之就是要先進一點的電動縫紉機,最好是美國勝家牌,而且品種要全,機器要多。」

      唐仲源一愣,馬上說道:「投資那麼大,但香港的成衣產業並沒有發展起來,就香港、東南亞的市場,又如此多的人做。是不是可以考慮慢慢的進口設備,這樣可以節約一些?」

      雖然是反駁林志超,卻也是在徵詢林志的意見。

      林志超卻堅決的說道:「可以分為兩批進口機器,但最好是在半年內完成。所以,我們要投資50萬港幣在購買設備上。至於市場,你不要急,我會收購一家服裝品牌,我們再努力加強香港和東南亞的市場,以及將產品打入非洲(南非)。」

      成衣產業,目前也只能在這些市場有所作為。打入歐美市場,得五十年代中期以後;屆時又恰逢歐美對RB成衣市場進行貿易壁壘,才造成香港成衣業崛起。

      當然,在半島戰役這幾年,香港也因為進口不了新型電動縫紉機,在東南亞市場都顯得不足,輸給RB成衣產業。

      唐仲源雖然懷疑,為什麼連縫紉機(電動車衣)都會禁止進口,但他確是選擇信任林志超的眼光;投資50萬購買機器,他按照出資比例,也就是15萬的額度。

      給得起!這次炒美金,都賺了10萬港幣。

      期間,宋巧玲插話道:「但現在香港這邊人人自危,說是連香港一塊收了。」

      林志超笑著說道:「岳母放心就是了,買的是機器,我又有船,真要那個時候,我連工廠的設備,都一起給運走,我們再到新加坡去,過幾年,我們再去歐美去。當然,我覺得不會收,畢竟香港就好比是連接西方的橋樑,真要收了,以後只能和北邊的熊綁在一起了,這是很壞的情況。」

      唐仲源一聽,頓時覺得很有道理,說道:「我覺得也不會!」

      「岳父不要出去亂說!大家都覺得港島威脅,那荃灣的地皮還不變得廉價,你可以把工廠周圍再擴大一點,將來用得著,而且也能很快升值。若是缺錢,長江實業可以借你一些。」

      唐仲源眼前一亮,他的東方紡織每月也有六萬港幣的利潤,現在債務也就60萬,未到期。而他手中擁有40萬港幣,其實也不差多少錢。

      「也不一定差多少,晚點爭取再買個10萬平方尺,稍微差點。」

      「嗯,慢慢來,這次荃灣地價跌至4港幣一下,也是很正常。」

      當然,前提是有人肯出售。

      晚餐聚完後,唐仲源和宋巧玲回到自己家,兩口子回到臥室後。

      「志超對我們家特別好呢?」宋巧玲說道。

      唐仲源笑著說道:「很正常,他是我們女兒的丈夫;更何況,他對自己身邊的人都好,他那個表哥,就因為他來港住在那裡過,就將別人扶持成老闆。可見,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宋巧玲掐了一把唐仲源,說道:「我的意思是,他和彩英走得太近了,我不信他沒有想法。」

      唐仲源想了想,說道:「彩英還小!」

      宋巧玲頓時目瞪口呆,丈夫如此說,豈不是說長大可以?

      「睡覺吧,有些事情操心太早有什麼用,孩子們可以自己選擇。」

      宋巧玲頓時不服氣,說道:「孩子們同意,我也不想同意,這豈不是丟你們唐家的臉。」

      唐仲源說道:「只要他事業做得足夠大,又能讓我兩位女兒都不委屈,我們強加干涉,又能怎麼辦呢?彩英的模樣,至少不討厭志超;而彩芸的樣子,又對志超很是依著。我們不鼓勵,也不過分干涉。退一萬步講,我們還有兩個兒子」

      男人是看重事業的,唐仲源渴望在香港做一番事業,而林志超便是他的貴人。

      所以,至少兩個女兒不反對,他就不會幹涉。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洪荒歷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
    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