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科舉之男裝大佬» 第43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科舉之男裝大佬 - 第43章字體大小: A+
     
    43.變態的旬會

      「今天是十八了, 後日便是休沐日。」 這日程平剛到, 正喝孟氏私房茶,孟員外郎突然這麼說。

      程平以為他要說旬休大夥聚餐的事, 正要再次表示感謝, 孟季春擺擺手:「本部與別的部有點不大一樣, 休沐前一日慣常要開旬會的。」

      程平擺出願聞其詳的嚴肅神色。

      「旬會主要就是彙報這一旬的公事,也預先說一說下一旬的事情。」

      程平秒懂——跟後世公司的周會一樣, 還真是古今一體。

      「雖名義上是向徐尚書彙報,但尚書公事繁多, 所以一般都是竇侍郎主持。各司郎中、員外郎還有主事們都要參加的。」

      程平點點頭,向一位潔癖強迫症領導彙報工作,想來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看程平凝重的神色,孟員外郎安慰道:「悅安你才來,暫時又沒擔什麼事責,無需擔心。」

      兩人畢竟交淺, 程平不方便問大領導是不是變態,孟季春也不好把領導的變態之處直接告訴他, 兩人飲盡最後一口茶,接著核算帳目。

      雖然算的是去年的秋賬, 但因為要查閱一些舊例,程平對當代財政也就有了更多的瞭解。瞭解的越多, 程平越鬱悶, 曾經繁榮富裕的大唐王朝雖然表面上還勉強維持著升平的花架子, 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了。

      且不說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這些理論, 單說最直白老實的——人是要吃飯的!吃不上飯,就會求變,比如造反。

      如今,照著程平看,老百姓們離著吃不上飯也不遠了。

      唐初實行的賦稅制度是租庸調製。所謂租庸調就是,在均田制基礎上,按人丁收稅、徵發徭役,人人有田,人人納稅,人人承擔徭役。

      後來隨著大量的土地兼併,特別是安史之亂後產生大量流民,租庸調製已經失去了它實行下去的基礎,沒辦法了,改成了現在的兩稅法——按地畝收稅。

      說起來似乎更科學,稅收也確實比沒改革之前要多不少,但這種稅制一開始制定的時候帶著點臨時稅法的性質,有諸多不科學之處,比如讓戶部度支官員頭疼的各州稅率不同問題。

      便是嚴密的律法,尚且有人要鑽個洞子出來,這種本來就有漏洞的,執行起來便成了漁網。

      比如國家雖然規定只收「夏秋」兩季稅——這也是兩稅法這個名字的來源,但實際上各種雜稅很多,別的不說,過些天就要徵收青苗稅。

      程平是田捨漢出身,雖然沒幹過什麼農活,到底家裡頂門定居的「小郎君」當了好幾年,對地畝產量還是瞭解的。

      以村子裡中等人家計算,扣了這些稅,也就剩個口糧,還是粗糧為主那種。若有個天災人禍,恐怕就得賣地了,那就更不夠吃,最後只好當莊客或者流民——這還是齊州這樣田地肥沃的地方。

      程平看的帳冊裡的情況要比齊州嚴重得多,也難怪朝廷規定當年秋稅要十一月前交齊,而現在已經是第二年的二月中旬了,稅才收上來——還是在皇帝給了一些減免政策的基礎上。

      程平想起前世讀過的白居易名作《觀刈麥》來,自己地裡產的糧交稅,只能拾點田裡掉的麥穗充饑,這樣的事很可能就在到處上演著。

      「徐尚書從昨日便沒來戶部,不知怎麼的了。」程平還沉浸在憂國憂民的思緒裡,突然聽到孟員外郎說。

      程平哪知道這個,便隻搭個腔兒,不過是表達聽到了的意思。

      「戶部尚書也實在難做。」孟季春搖搖頭,頗為感慨地說。

      這個程平無比同意,國家養官員養軍隊修這個修那個,什麼都要錢,而錢又實在是少——入不敷出,這個活沒法幹。

      但程平不過一個小小主事,琢磨也是瞎琢磨加白琢磨,還不如想想旬會怎麼應對來得實在。

      程平回家以後,點燈熬油地寫工作總結——如果這旬會只是例行公事,沒什麼難過的,孟員外郎不會單拎出來提醒,再想起竇侍郎那乾淨整潔得過分的廨房和冷冽嚴肅的眼神,程平不能不認真對待這件事。

      如果是激進派,這會子該提出自己對稅制的看法和憂國憂民的態度了,但程平不是,她只是就事論事,列了列這幾天核算的幾冊帳本——這算工作成績,然後提出一條小建議——帳單用表格形式,並根據某縣的帳冊,設計了一張表。

      話說現在的帳冊看起來實在是太費事了,各項冗雜在一起——不同專案冗雜,麥下面是米,米下面是豆,豆下面可能就是生絲;帳目陳述與數字冗雜,一眼看過去,如果沒點耐心,直接就想扔了。

      若是表格,就清晰明瞭得多。

      程平拿著自己設計的表,有些猶豫。沒對著大政方針指手畫腳,甚至連後世的複式記帳法都不敢提,隻提這點形式上的改變,饒是這樣,程平也擔心會不會得罪人。

      大家已經這麼記帳記了幾朝幾世了,估計很多人都不願意改變,而且表格形式,可能更容易顯露出一些問題來,這樣有些貓膩就不好做了——會不會仇恨拉得有點廣?這可跟把某縣帳冊上的錯誤挑出來不一樣。

      程平膽小怕事地又另做了一份工作總結,前面不變,後面把提建議改成了表決心。

      兩份都背熟了,到時候看情況用哪一個吧。

      然後程平便見識了戶部旬會的「盛況」。

      最先被落了臉是戶部司郎中,作為戶部「中層」裡的頭一位,被竇侍郎問得啞口無言:「邢郎中上旬時便說嶺南道丁口統算的數目已經基本有了,如何今日還沒有做出詳報?」

      邢郎中訥訥地說:「其中有兩州的數字與舊數相差甚大,只好又發回去重審了。」

      「邢郎中在接到州縣報數文書的時候都沒看一眼嗎?」

      誰跟你似的竟然能把舊例也都記住?但這話不能說,邢郎中只好請罪。

      後面每個人都被挑出了疏漏,想來這已經是常事了,大家倒也沒有情緒激動的。

      程平的頂頭上司孟季春被指責的是「度支的秋賬又算了一旬,這一旬一旬又一旬,何時能算利索呢?」

      竇侍郎又看程平,「先時沒個主事,尚書憐孟員外郎手下隻幾個流外官還有吏人做事,特請聖人分了制科士子來,如今程主事到了,還望度支司莫要把秋賬算到收青苗的時候,青苗又算到夏賬為好。」

      孟員外郎臉黑,看不出紅不紅來,聲音倒穩,隻答應著。

      這些中層幹部說完就是主事們,程平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戶部司的劉主事。

      劉主事是這些人裡唯一一個沒被挑出毛病的,還被說了一句「劉主事辛苦了。」

      劉主事滿臉激動,整衣行禮,話裡帶著顫音兒:「這都是下官的本分。」

      見如此,程平毫不猶豫地用了表決心那一版。

      竇侍郎看著程平:「程主事新到,還不熟戶部規矩。本部是憑本事吃飯的,不興那虛頭馬腦的吹拍,以後這些虛話還是收起來吧。」

      程平紅著臉謝罪。

      竇侍郎冷聲道:「制科算學考出來的,總要有點實在東西,好好幫著孟員外郎核算帳目吧。」

      程平叉手行禮:「是。」

      然後輪到下一位。

      程平被堵了幾句,放下心來,人人都挨熊,我不受兩句,那怎麼行?老子都說要「和其光,同其塵」哪。

      再看看不遠處坐著的那位劉主事,滿面激動和得意。唉,各人理想不同啊。

      開完旬會,回到度支司,程平便給孟員外郎請罪,因為算了自己的人工,顯得人家的活兒幹得慢了。

      孟員外郎大度地擺擺手,笑道:「這有什麼?看開了就好了。」又安慰程平,「你才來,又年輕臉嫩,其實這有什麼呢?讓上官說兩句,又不掉塊肉。」

      程平笑笑:「您說的是。」

      「那些熬不住的,都調走了,甚至還有氣性大的直接辭官了。要我說,真是大可不必。」

      程平終於明白了戶部缺員的原因了,又覺得,孟員外郎真是人生榜樣,除了頭頂,別的要向他看齊。

      第二日休沐,不知是看孟員外郎的面子,還是因為頭一日一塊愛訓的階級友誼,同事們都對程平和顏悅色得很——你說竇侍郎?那是上官,怎麼會參加這樣的小宴。

      時日匆匆,到第二次旬會時,程平便得了些孟員外郎的真傳,臉皮老了些,紅得少了些,等坐回原位,神色已經如常了。

      好不容易熬完了二月,三月初一日發薪水,初二日上一天班,初三到初七,這五天開運動會加放上巳節加寒食節的小長假!

      哎呀媽,發薪放假這種上班族最盼望的事都趕在一堆了,好美好!

      


    上一頁 ←    → 下一頁

    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
    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最強仙府升級系統妾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