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朱棣重生土木堡» 第二百零五章:開邊關自造火器之權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朱棣重生土木堡 - 第二百零五章:開邊關自造火器之權字體大小: A+
     

    「朕記得洪武、永樂年間有不少火器,叫做碗口銃、手銃的,都還在使用嗎?」看着眾人全部到齊,朱棣問道。

    眾人對視一眼,英國公張輗出來說道:「回陛下,都還在使用,只不過碗口銃太過粗大,攜帶不便,只用於守城。」

    「現在我邊軍裝配的手銃大致有二十幾種,不知道陛下說的是哪一種?」

    「二十幾種,這麼多了?」朱棣吃了一驚,道:「朕記得手銃不是只在永樂七年和永樂十二年,製造出過兩種嗎?」

    「是,但在此之後,又造出了二十幾種......」張輗再次詢問:「不知陛下,問的是哪一種?」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朱棣扶了撫額頭,倒也怪不得,僅是手銃就配發了這麼多,數量繁雜,到底有什麼用,什麼時候用,也不都說清楚。

    就算配發再多,也不能形成戰鬥力,有什麼用?

    「那你就挨個給朕說說,這些手銃的用法。」

    張輗道了一聲是。

    「現編入我官軍制式火器的手銃,以天、勝、英、奇、功、神、電等字為首編號,都由兵仗局和軍器局製造,僅景泰元年製成手銃便有一萬四千餘支。」

    「如此多的手銃編入官軍,為何沒能形成該有的戰鬥力?」于謙提出了疑問。

    張輗咳咳兩聲,在眾人疑惑的眼光中,繼續說道:「編入我官軍的正式手銃,有無敵手銃、快槍、連子銃、一窩蜂等,但都是輔助裝備。」

    「也就是說,這些手銃並不會真正作為主力火器使用。」

    聽到這話,朱棣確定了現在大明火器列裝部隊,到底是在哪走了彎路,站起身走下御桉,負手踱步道:

    「昔年永樂五征蒙古,朕觀那忽蘭忽失溫一戰堪稱經典,太宗皇帝北征,何曾懼怕過胡虜騎兵。」

    「于謙,你當年隨軍,應該知道一些細節吧?」

    「現在朝中經歷此戰的功臣不多了,你就給大家講講吧!」

    于謙眼中一暗,又想起了土木堡之變給大明帶來的損失,說道:

    「當年太宗皇帝識破虜酋馬哈木的陰謀,率領大軍在忽蘭忽失溫一帶與瓦剌騎兵大戰,數萬騎兵佔據高處,直衝我軍。」

    「太宗皇帝沉穩應對,以三大營騎兵、步兵、火器相結合的戰術,用神機銃炮勐轟山上衝來的數萬瓦剌騎兵。」

    「當時那場面,臣現在想起,仍覺得驚心動魄!那可是數萬瓦剌騎兵,或許連馬哈木也沒料到,我神機營的火器威力如此強勁!」

    「數萬騎兵,未曾衝到我軍陣前,就遭到大片殺傷,一瀉千里!」

    張輗喊道:「太宗威武!

    眾人都是聽得心曠神怡,這些故事,現在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土木堡之變后,明軍戰鬥力幾乎斷層。

    就算是宣大的楊洪、郭登二位將軍,也只能憑藉關城據守,鮮少有再能主動出擊到大漠之上,痛擊瓦剌騎兵了。

    這樣下去,再過上五十年、一百年,明軍戰鬥力到底要退化到什麼地步?

    實在是難以想像,這是當年追隨太宗打到忽蘭忽失溫封狼居胥的明軍,看來,軍備變革,勢在必行了。

    不能讓這種退化,持續下去。

    朱棣回想起上一世的武功,也是滿心的傲氣,說道:「這次,朕要確立以神機營為主的新編火器營戰術,不能再讓他們亂放火器了。」

    「不然,火器製造再多,再是精良,也會毫無用武之地。」

    于謙說道:「臣同意,不過再單純用太宗當年的戰法,已經不可行了,那畢竟是快五十年前的事了。」

    「這些年以來,邊疆的游牧民族騎兵戰法也在改變,我明軍不僅要精進火器的技術,也要改變戰法。」

    朱棣點頭,問道:「諸位中有不少立過戰功的,都說說,各抒己見吧!那三個臭皮匠還頂上個諸葛武侯,咱們這些人,怎麼也比三個臭皮匠要強吧?」

    「哈哈哈。」眾人哄堂大笑,氣氛頓時輕鬆不少。

    英國公張輗說道:「臣雖然不及父親勇勐,也比不上大哥的韜略,但臣很熟悉我大明的火器規制。」

    「臣以為,我軍火器目前粗製濫造太過嚴重,浪費了許多相應的財力,許多火器造出來發到軍中,士卒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

    「士卒們,也缺乏使用這些火器的對應訓練!」

    朱棣點頭,說道:「這是一個問題,神機營日後不能單純作為一個在京師的精銳大營,也要給各地新編的火器營起帶頭作用。」

    「神機營要負責將懂行的教官發往全國各地的新編火器營,教授地方士卒使用火器,對火器分類也要明確使用方法和範圍。」

    「手銃種類太多,大部分都是沒什麼用的,射程短且不適合讓步兵使用,全部召回,等兵仗局和軍器司試驗后,選出幾種合適的,在下發軍中。」

    「碗口銃這種洪武年就在用的老古董,除九邊以外的地區全部召回,該熔的熔,該銷毀的銷毀,以後也不用再造了。」

    「九邊各鎮的暫且留着,朕看大同總兵楊洪的奏疏寫,去歲還有碗口銃在城頭射殺瓦剌騎兵的例子,就只用於守城吧。」

    「敕諭軍器司、兵仗局,要他們挑選技術嫻熟的匠人,不論出身,不論籍貫,到天工局報道,專門研究火器。」

    張輗鬆了口氣,說道:「陛下聖明!」

    于謙站出來說道:「陛下,正統年間,沂王規定,不許邊方自造火器,京庫關領者多有不堪,懼怕地方粗製濫造,懼怕胡虜學習我火器之法。」

    「但臣認為,此舉過於杞人憂天,陛下如今也見到了,各地火器依舊粗製濫造、屢禁不絕,反而影響大明火器之發展。」

    「臣請陛下廢除此例,許邊關火器自造,許民間自研。」

    「還有這種成例,沂王實在是過於天真了。」朱棣有些吃驚,看來又是那個不爭氣的重孫子搞出來的,說道:

    「准了,此後開邊關自造火器之權,在邊關各地增減王恭廠的分廠,由司禮監下派提督太監統籌。」

    「民間也可自研火器,但禁止私藏火器,以火器傷人,若民造技術比朝廷的更為耐用,還可以獲得嘉獎。」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天才高手女繼承者嫁到:權少要入惡魔的牢籠仙人俗世生活錄恐怖之魔鬼游戲
    桃運天王醫冠禽獸,女人放鬆點!首席的億萬新娘冷血女神們的復仇戀歌春暖香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