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938章 示敵以強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938章 示敵以強字體大小: A+
     

    這個消息很快地擺上聯合艦隊司令谷口大將的指揮台上。

    谷口選擇相信這個情報,是因爲他相信張漢卿會這麼幹。雖然不知道空軍的飛行聯隊有多厲害,但抱着小心駛得萬年船的想法,聯合艦隊不能逼近支|那海岸線太多,否則一個不慎,重蹈“出雲”號的悲劇,他無法再隱瞞下去。

    上次他可是動用了海軍後臺才把“出雲”號被擊沉當作一場大捷的必要犧牲而加以宣傳的,儘管政|府高層將信將疑,幸好陸軍自顧不暇無人來追究,而且因其自身的接連慘敗使得從政者不敢也不想再看到海軍戰敗的消息,所以這件事就這樣被壓制下去。

    加上廖雅權親眼看到的漫天的魚|雷轟炸機羣,以及少帥對海軍高層所說的要用海軍航空兵、岸炮和潛艇對進入海岸線的日軍軍艦以重創,傻子纔會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挑釁。

    反正支|那軍隊有優勢的陸軍,動用海軍陸戰隊登陸也不現實,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公海上控制中國的萬里海疆吧!至少這樣,基本沒有損失,還能夠有效封鎖住中國的海洋貿易,給中國經濟以重創。

    比起親冒矢石浴血奮戰,這樣的交戰是最安全、最能夠有戰果的。

    至於日本陸軍會不會受損,見鬼去吧!要不是陸軍一直緊緊咬住龐大的軍費不放,日本海軍也不會遲遲無法完成新的“八八艦隊”的換代!

    各種跡象表明,支|那國在人民黨的帶領下已經打破了內部紛爭的局面變成一家獨大,利益於十年暴發式的經濟增長和煤鐵生產,其已經武裝起來的36個陸軍軍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日本陸軍的師團數不及對方的一半,而且一個師團無論兵員或者火力,都遠遠遜於支|那同等的一個軍,這樣的仗還要打嗎?偏那些利令智昏的政客和一小撮野心家非要嘗試一下!這不,頭破血流了吧?

    海軍,因爲武器裝備的先進,需要更加精明和清醒的頭腦來掌握,所以通常意義上講,海軍官兵的教育程度要遠遠高於陸軍,那個時代尤其如此。就連中國海軍,其艦上人員的學歷,也都是至少小學畢業----陸軍中大字不識幾個的官兵比比皆是,要有也是夜校進修的。

    作爲能夠與列強一較高下的“外交海軍”,日本國民也對其海軍另眼相看。

    這也使得海軍一向看不起陸軍,尤其在“北上”和“南下”兩個戰略方向上爭議不休時。在陸軍話語權佔上風時,“北上”政策免不了被裹攜着壓倒“南下”,也讓有限的軍費向陸軍傾斜。

    撇除國家榮譽感,日本海軍其實是希望陸軍失敗的,只有這樣,政|府纔會審慎地判斷是否繼續執行“北上”路線。這也是日本海軍雖然表面上盡力幫助陸軍登陸朝鮮各港口,但不願盡全力牽制中國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否則,以中國海軍的那一點家底,真不夠人家一鍋煮的。以中國航空兵慘勝之餘力,只要日艦決意繼續去闖,渤海灣內幾無對手。若是如此,則是中國的災難,幸好這只是假設。

    這也是張漢卿決意要帶着廖雅權去海軍基地的原因。通過她的口,示敵以強。其實經過上一階段的慘烈大戰,渤海艦隊海軍航空兵的兩個魚|雷轟炸機大隊已去其一,而新的飛機尚與新的飛行員磨合之中,一時半會之間很難形成戰鬥力。

    所以張漢卿與郭鬆齡等人施下了瞞天過海之計,讓僅存的那個大隊魚貫駕機飛過基地,但在飛行一段距離後前機再度折回,僅按事先預定的方案變換陣形。離得那麼遠,廖雅權也無暇細看----再說即使細看也未必看出些什麼,因而就得出旅順港內有大量機羣的結論。

    再加上張漢卿口中潛伏的潛艇以及岸炮,使聯合艦隊確定中國海軍是要憑藉這些和日艦抗衡。所以,谷口尚真大將決定,既然無法解決中國孱弱的海軍,那就繼續把它們封殺在港口內吧。

    幾大港口,想來應該防守森嚴,但上萬裡的海疆,不可能每個地方都駐有重炮?那麼,聯合艦隊出其不意地在各個瀕海城市進行對岸攻擊,四面開花,勢必可以擾得中國雞犬不寧。他們有限的重炮,也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跟着日艦走,一是遠不如其機動,二是顧此失彼。

    於是,與陸軍的厲兵秣馬不同,中日兩國海軍是真正做到了“和平相處”:聯合艦隊避開人民軍防守嚴密的渤海,繼續遊弋在中國廣闊的萬里海疆,耀武揚威地展現它的存在;中國海軍則抓緊時間在戰略要地構築岸炮陣地,擺出一副歡迎來攻的姿態。

    可是空城計只能用一次,固根強體纔是治本之源。短期內,造出大量軍艦是不大可能的,放出造“大連”級軍艦的消息只是爲了提升士氣,真正快速提升戰鬥力的方式只能是增加岸炮的數量。

    鑑於日軍目前尚無大規模入侵中國大陸的準備,也無法在兩地同時進行這樣的大戰----朝鮮戰場已經成功地拖住日本陸軍的主力,所以這也讓張漢卿能夠從容從各個軍區調集重炮部隊。

    通過密集的鐵路網,兩個重炮團火速調歸渤海艦隊岸防炮兵司令部指揮,由李德標任司令;一個重炮團加入長江艦隊,由許克武組建長江艦隊岸防炮兵司令部。這樣,北方的大連、威海和青島都放有一個重炮團、舟山和黃浦江邊也各有一個重炮團,海防局勢在中國海軍高層看來得以好轉。

    而且,中國飛機的生產原本在近幾年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勢頭。朝鮮戰爭暴發之後,生產線即進行了滿負荷運轉。短短兩個月,就已經完成了計劃中全年的產能。在哈爾濱水上飛機廠轉而生產魚|雷轟炸機後,這一過程將迅速加快。

    在瀋陽、北京、西安、南昌,無數空軍院校的飛行員們奔赴這裡,開始磨合他們未來的座騎,而新義州、平壤、清津、元山等地,人民軍工兵在參戰部隊的協助下也在緊張修建機場,爲空軍的入駐做準備。

    憑藉工業底子,一旦轉入軍工,對於中國軍隊的裝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提升。1928年中國財政收入是日本的2.5倍,鋼鐵產量是日本的4倍。在不需要與日本媲美海軍的情況下,陸、空軍的裝備沒有理由比日本差。

    本來計劃中的陸軍特別是軍級支援火炮就計劃以155MM、125MM炮大規模換裝75MM甚至105MM榴|彈炮,在兩個月期間,中國軍工企業共生產1200門大口徑大炮,以及200萬發炮彈。新輪替上陣的幾個軍都是人滿員、重武器到位。

    日軍如此急着要休戰,未嘗不是中國陸軍的裝備太過超出他們的意料而被迫進行的緩兵之計。

    換裝下來的大炮進入了二線行列,作爲預備役及炮兵訓練使用。現在,除了偏遠地區和山地、林地等因交通不便而仍然有少量山炮入列在人民軍山地師序列中,主力部隊都陸續開始換裝。

    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中國的經濟建設,但中國軍隊特別是陸軍的總體實力已經穩穩獨佔亞洲的鰲頭。張漢卿和戢翼翹以及中|央軍委的各位委員們都深信,朝鮮戰爭一定是以中國軍隊大勝而結束。

    此外,爲防止日軍可能的登陸,三大艦隊都擴充了海軍陸戰隊的編制,並徵召預備役官兵。首先在最要緊的渤海艦隊,增加兩個旅編成第1、第2兩個師;長江艦隊與華南艦隊都進行了合成,分別爲第3、第4師。

    江南水師學堂第4期出身的三位海軍軍官:沙訓麟、朱天森、方佑生分別出任三大艦隊海軍陸戰隊的司令,軍銜也提升爲少將司令(師長級標配)。

    這個時候的海軍陸戰隊,還僅僅只是編制在海軍的陸軍,不但全軍上下沒一艘配置的軍艦,連規模都是與陸軍一樣的。

    之所以這樣搞,是張漢卿純粹想擴大海軍的影響----現在陸軍光直接編制就是七大軍區的7位上將及38箇中將軍長,還不談各軍區的副職與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而海軍則只有三大艦隊的司令是中將,這個比例太不像話。

    爲此,郭鬆齡已經和自己提過好幾次這個問題----他這個大將司令麾下只有參謀長沈鴻烈、海軍指揮學院院長薩鎮冰兩個上將,作爲傳統上與陸軍並駕齊驅的兵種,這個配置太寒酸了,與張漢卿大力發展海軍的理念有段距離。

    其實海軍已經算不錯的了,空軍總司令楊宇霆麾下甚至連一位上將都沒有,害得他老是找張漢卿訴苦說是“後繼無人”,讓張漢卿覺得非常對不起這位仁兄,也決定在戰後好好地晉升幾位給予空軍補償。

    戰略方向定下了,剩下的具體怎麼做就是各方面指揮官的事了。身經百戰的將軍們各自忙乎,但在大連的燈紅酒綠中卻看不到這種緊張備戰的氣氛。

    停戰不知道會有多久,但對於衆多的外國記者和觀察家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仍然走馬燈似地舉辦酒會、召開各種各樣的發佈會和見面會,使得本就算繁華的大連重回歌舞昇平的年代。

    大敵當前,爲了振奮士氣,安定人心,少帥也與民同樂,快活地融入這個世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
    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