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936章 中場休息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936章 中場休息字體大小: A+
     

    在這難得的和平間隙,經歷過一次規模相當大的海上攻防戰後的渤海艦隊主力在大連灣進行了一次休整,海軍司令部請張漢卿去部隊訓話。

    戰爭尚未結束,軍隊仍需努力,張漢卿早就計劃親自看一看他的海軍,正好趁這個機會修正一下自己在海軍發展上的不足,並給艦隊參戰官兵以獎勵。

    雖然被日本優勢的艦隊堵在港口外,但中國官兵不怕犧牲的狠勁也讓日艦不敢越過廟島羣島,從客觀上保護了渤海灣內各大工業城市的安全。

    誠然,日本海軍對外聲稱獲得了戰略上的大勝,但在張漢卿的心中,其實無論在戰術還是戰略上,中國都取得了優勢,可以說,他從來就沒想過海戰會打成這樣。

    印象中,龐大的日本聯合艦隊可是能夠跟英美等強國一決高下的,現在年輕的中國海軍不但跟它打了一仗,還先後擊沉了輕巡洋艦“由良”號、驅逐艦五艘,以及重巡洋艦“出雲”號,儘管是仗着地利之便,使用了除潛艇、魚|雷快艇外的幾乎全部渤海艦隊,還有僥倖的因素,但勝利就是勝利,這是不容改變的。

    中國海軍取得了開門紅,這對它的意義是巨大的:海軍從此獲得了自信,這是任何裝備都做不到的。

    在人民軍誕生過程中,海軍是後於陸軍並且幾乎脫胎於陸軍,這讓海軍在先天上被陸軍壓着一頭,未來要想成爲世界舉足輕重的海上強國、與陸軍並駕齊驅的雙頭鷹,這個勝利是相當重要的,至少,郭鬆齡可以名言正順地向張漢卿大胃口要錢,而張漢卿也可以名言正順地把軍費向海軍傾斜了。

    在停戰的十幾天裡,張漢卿已經與不下五撥德國軍界的精英對過話。

    除了鞏固兩國在潛艇製造與使用方面的經驗分享,他還向其陸軍精英坦誠地介紹了中國陸軍在嘗試機械化方面的努力、中國特別是他對於陸空一體戰的構想、中國海軍對於海軍航空兵的建設等話題,特別是德國海軍界非常感興趣的空軍對於制海權方面的理論,讓德國海軍部的後起之秀們大爲讚歎。

    而張漢卿不失時機地提到希望德國繼續在軍工方面給予中國亟需的幫助。在這幾天裡,他和德國友人談論了把克虜伯企業開到中國來的計劃。就在今年,因爲政治氣候的原因,德國軍工重頭克虜伯不用偷偷摸摸地進行武器研製了。

    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就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定製軍艦和大炮,一直到張漢卿穿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與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從75MM山炮到125MM榴|彈炮,從大到潛艇到小到魚|雷,以及各種精密的機械機牀,克虜伯和奉系軍工部門結成了良好的關係,也是中德蜜月的寫照。

    可不要簡單地把這種軍工幫助片面地理解爲德國對華的施捨,要知道在其中,以張漢卿爲首的人民軍高層可是下了許多功夫的:

    他先是利用德國在一戰後內交外困但希望保持其軍事能力的訴求引進相應的武器,並給予其發展國內經濟必須的戰略物資,在這一點上,雙方的交易是公平的、互利的;

    而後他以共享人民軍引進、吸收及改進這些軍工產品的能力做保證,使德國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爲中國軍工真正汲取經驗大開綠燈。

    要知道,德國的嚴謹,是百年的傳承,絕不是簡單地購買些機牀、仿製些武器就得窺全身,精神,纔是它們賴以成功的基石。

    以德國軍工的代表克虜伯爲例:克虜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柱石,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

    恪守時間、遵從紀律、執行命令是這個家族的傳統。以用餐時間爲例,早餐是7時15分,7時16分到的人就會發現餐廳關了門,別人已開始用餐。另外,即使在大冬天,當家人也不會撥旺壁爐,有意把辦公室搞得寒氣襲人,以免變得無精打采…

    一戰後,協約國拆分工廠,克虜伯當家人被宣佈爲戰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克虜伯繼續設立新公司、建立新工廠,以保持其百年的榮譽。張漢卿在蘭州設立的兵工廠,在起初就得到了它的幫助。

    兩年前,在德國總參謀部的要求下,克虜伯製造出第一批裝甲車,兩年後的1928年恢復生產大炮。

    既然中國有繼承德國各方面技術、人才的優良傳統,爲什麼不把這份友誼更加深一步呢?陸軍用125MM、155MM榴|彈炮技術都是師承德國,現在,計劃中的海軍203MM與155MM重炮也需要德國的支持。

    一戰和二戰裡,德國海軍雖然遠不如其陸軍出彩,但憑藉着出類拔萃的工業能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德國的軍艦以船堅炮利著名。單以“俾斯麥”一艦,就足以秒殺世界一切戰列艦,能以單艦攪動大西洋並挑戰了英國主力艦隊,雖敗猶榮。

    此外,鑑於空軍開始嶄露頭角,防空武器的開發也成爲國防工業的重點,這方面克虜伯領先了整個世界。

    像它迫於限制而在中立國瑞典成立的境外企業博福斯,就在20年代後期設計了40mm高炮,被公認爲二戰最優秀的小口徑防空炮之一。在30年代又設計了75mm(威力不足)、105mm(炮彈過重,15.1Kg),後來中和這兩種缺點,設計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88mm高射炮。

    人家高射炮打飛機,它的高射炮卻是在二戰初期的意外反坦克中出名。總之,很牛。

    中德已經結成全方位的友好關係,而且朝鮮戰爭的精彩也讓德國觀察家們認爲中國是在亞洲可以互助的力量,所以,仍然在保證德國可以共享中國繼承德制武器的生產能力後對其的任何改進的條件下,德國與中國合資成立了北方重工集團。

    從各兵工廠調集一批有經驗的技師,他們在德國設計師處獲得了全新的設計思路和寶貴的設計經驗後,因爲國家的資源傾斜和財力保證,以及工業配套設施的完善,一種配置到海陸空三軍的標準小口徑40MM高射炮“天弓-1”很快誕生。

    這種廣泛用於幾乎所有軍艦、陸軍防空部隊、空軍機場與重要目標的防衛兵器填補了中國在防空武器方面的空白,在不斷的改進之後,成爲影響中國近二十年的重要武器之一,後來被多國仿製和引進,堪稱兵器史上的奇蹟。

    同期,武漢造船廠根據海軍司令部達成的結論,開始設計建造排水量爲3000噸的大型驅逐艦“大連”級----說是大,是因爲在中國海軍現有的軍艦中,以驅逐艦之身而具備輕巡洋艦的噸位,完全可以稱得上大這個字。

    鑑於大型軍艦的建造週期較長,這個期間足以讓中國研製出配套的艦炮了。

    在少帥一貫的“步子邁得大一點,眼光放長遠一點”的薰陶下,新型驅逐艦“大連”級的起點在全球都將是最奇特的。

    沒有當時業界必備的主炮,該型驅逐艦將安排雙聯裝125MM高平兩用炮5座,四聯裝“天弓-1”防空炮3座,高射機槍15座。當然,魚|雷和深水炸|彈是必備。只要不與戰列艦這樣的鉅艦直接鬥法,它在驅逐艦行列裡算大的,10門125MM主炮算起來火力也相當兇猛。

    更值得一提的是超前的防空火力,125MM高平兩用型艦炮完全可以滿足中程防空之用,而共計12門40MM防空炮在近程防空上可稱完美,此外還有裨補缺漏的15挺機槍,使它後來得了個“防空刺蝟”的雅號。

    在這個時代,它的配置如此偏防空還有些讓人捉摸不透,因爲飛機的性能和使用侷限。但二戰一開始,當魚|雷轟炸機主宰了海面時,中國海軍的超前眼光才顯得如此輝煌。

    這型軍艦的特長還有較好的抗風性、穩定性,因爲軍艦噸位較大,成員的舒適性也得以滿足。因爲並不強調高速性,所以它的最高速度只有33節,這算是唯一的中規中矩之處了。

    此外,在“水轟-1”證明不適合於作戰的情況下,亮點很多的“魚轟-1”開始大量製造。這種無論自身防護和突破能力都不理想的海軍新生事物雖然有“敢死隊”之喻,卻依然是目前中國海軍唯一能夠對日艦造成威脅的利器。

    雖然在廟島一役雖然損失了幾乎整個大隊,卻成功地阻止了日艦的腳步,爲國家挽回相當巨大的損失可能。等不到更優秀的飛機來換代了,先解決當前數量不足的問題吧。

    南昌飛機廠奉命擴大規模並同時進行改進,方向是更快和航程更遠,這一點可以彌補防護不力的缺點。其實無論怎樣堅固的飛機,在遇到高射炮時只是一個活靶子而已。就像進速百公里的汽車,碰到堅硬的障礙物時也只是一堆廢鐵和血肉之體,何況碰到炸|彈?

    航空學校已經培養出大批的飛行員,海航已經把參加過兩次空戰的倖存飛行員寶貝們調派到這些菜鳥邊擔任他們的飛行教官。經歷血與火的勇士經驗比教科書上的條例生動得多了,以老帶新,是促進空軍這一新兵種發展的最好辦法。

    同樣地,海軍水面部隊也沒有能力做大的戰鬥了,這些未來中國的種子除擔任海校教官、訓練艦艦長外,許多人都將被晉升。

    中國在這邊積極備戰,那邊日本也在磨刀霍霍。不過因爲雙方經歷過一次大規模的消耗戰,都需要坐下來舔傷口並歇息一下,所以在各方“調停”下,難得地都表示同意喘喘氣。

    中場休息的目的,是爲了下一輪決出勝負。



    上一頁 ←    → 下一頁

    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大王饒命
    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