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字體大小: A+
     

    鑑於西北腹地與武漢相距太遠,本着就近指揮的原則,張漢卿新建了華中人民軍司令部,將一部分部隊從西北人民軍中分離出來。

    人民軍主力第1、4兩師及新編的第7、8、9共五個師編入華中軍區,駐所武昌,節制湖南、湖北諸省軍事。華中軍區的司令,爲戢翼翹擔任。除這幾支部隊外,還節制着未加入人民軍序列的湖北第一師和作爲機動的第26師。

    張作相雖然被委任兼管武警部隊,但考慮到路遙和通訊系統的落後,兩個司令部的武警部隊的管轄權都暫由各司令部直接負責。

    兩大司令部各自休整,共同訓練,中國中西部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正當張漢卿把目光轉向被人民軍控制下的陝、甘、鄂三面包圍的天府之國時,從新疆輾轉到蘭州的蘇俄特使聯繫上了西北人民軍,並傳來蘇俄領導人接受奉系以糧易軍火的提議。

    這是一個遲來的好消息。張漢卿正愁着人民軍離奉系大本營太遠而擔心裝備供應不足、而海上長江裡運輸軍火不是長久之計,剛打瞌睡,枕頭就來了。

    原來蘇俄國內的糧食問題已經到了要亡黨亡國的地步。

    戰時共產主義制催化了饑荒,引發了波及全國多個省份的農民暴動。1920年底至1921年春,烏克蘭、俄羅斯東南部、中部、西伯利亞、伏爾加河沿岸先後都爆發了農民暴動,高|潮在1921年23月,西伯利亞伊施姆一縣參加暴動的農民就達6萬多人,參加坦波夫省農民暴動的有5萬多人。

    農民暴動期間,1921年2月28日爆發了喀琅施塔得軍人暴動。2.6萬名暴動水兵大多數來自農村,曾經在十月革命期間首先向冬宮開炮,此時卻因爲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集權和“餘糧徵集制”再度起義。

    坦波夫省有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糧食一度銷售到全俄與歐洲,十月革命前是俄國最富饒的省份之一。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後,該地一直對餘糧徵集制消極抵制,並演變爲公開的農民武裝暴動。而隨着蘇俄政|府對坦波夫省暴動農民的鎮壓,該省的經濟也滑落到整個國家的倒數第二位,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居民,淪落到養不活自己的境地。

    不只中國有,1920年代初的蘇俄饑荒也發生了人吃人的悲劇。全俄第九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來自發生大飢|荒的薩馬拉地區的農民代表布爾馬特諾夫在自己的大會發言中指出,當地因爲饑荒而發生了人吃人事件。

    會議休息期間,列寧找來薩馬拉省負責該省賑濟饑民委員會工作的領導人安東諾夫詢問:“你們省的農民代表布爾馬特諾夫講得很好,但是,安東諾夫同志,他說他們那裡發生了人吃人的事情。”安東諾夫回答說:“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同志,情況不僅僅是這樣,人吃屍體的情況不僅僅只發生在那裡。”

    “人吃屍體?!”列寧驚詫地發問道,又立刻憤怒地指出:“武裝干涉者要爲此受到懲處!”自然,他沒有提到武裝糧食徵集隊。

    不過糧食還是要徵收的,1921年5月19日,蘇俄政|府鎮壓農民暴動部隊司令員米•尼•圖哈切夫斯基發表《告前線紅軍將士書》,號召紅軍將士們對“勞動者階級的敵人實施勇敢而堅決的打擊、坦波夫的匪徒們註定要滅亡!”

    爲徹底平定坦波夫農民暴動,蘇俄政|府“反匪徒委員會”甚至於1921年6月21日決定建議圖哈切夫斯基可以動用毒氣攻擊“匪徒”,“要極其謹慎,在有充足的技術準備並且確保成功時可以使用”。1921年8月22日,一個駐坦省的炮兵旅就消耗了82枚毒氣彈。

    大飢|荒的燃眉現實,迫使蘇俄政|府從1921年3月起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過渡式的新經濟政策,用糧食稅替代餘糧徵集制,准許農民擁有剩餘糧食和進行貿易。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美國救濟署向蘇俄派駐了救濟人員,他們向蘇俄政|府作出保證的情況下,在蘇俄境內的16個區開展救濟,從美國購買糧食運抵蘇俄境內,截至1922年7月共計運抵蘇聯72萬噸糧食等食品。美國救濟署還向饑民提供醫療幫助,併爲蘇俄政|府在國際市場代購糧食。

    不過有糧食大戶奉系在,蘇俄政|府還是主要傾向於從中國獲得糧食,這樣既不失尊嚴,又間接表明了其對奉系政|府的支持態度。

    因爲從大局上看,奉系入主中國只是時間問題,能夠提前與未來的中國政|府成員打好關係,對於蘇俄拓寬生存空間和在世界範圍內擴大影響是很有好處的,此外,中國的強大能夠有效扼制日本對其遠東的壓力。

    所以蘇俄特使奉命來與洽談以糧易軍火的事宜,不但如此,他們還決定給中國火炮生產線及一批軍火專家,當然前提是中國政|府要爲此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

    這是當然要給,不說技術支援,就是後世員工出差都有一筆錢不是?張漢卿欣然與之深入交談,並提出包括機牀、冶金、化工、石油勘探技術等一攬子援助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這麼大,不能都靠外援。

    這讓蘇俄人大感驚訝。百年之前,德國的鐵血宰相德俾斯麥曾分別接待過中國和日本兩個代表團,後來有人問他對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國和日本的競爭,日本必勝,中國必敗。爲什麼?因爲“日本到歐洲來的人,討論各種學術,講究政治原理,謀回國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國人到歐洲來,只問某廠的船炮造得如何,價值如何,買回去就算了。”

    現在的人民黨高層竟然能夠有如此眼界,讓他們覺得,這纔是一個有潛力、值和打交道的政|黨和政|府。提前和他們打好友誼的基礎,甚至比獲得救活百萬人的糧食更珍貴。

    當然張氏父子也不做竭澤而漁的事,和蘇俄打交道的時間在未來會有很多,在其危難的時候伸手拉一把也是獲得信任的好事,反正就是中國政|府不拉,蘇俄還是好好的活下去了。

    交易從新疆、蒙古開始,中國輸送了一批批能活命的糧食。這種可堪比黃金的東西讓蘇俄政|府對奉系以及一貫力主友好的少帥好感倍增。在危機度過後,蘇俄政|府借作家高爾基之口,向奉系和人民黨傳達了善意。

    高爾基在一封給擔任中俄糧食交易總負責人、東北糧油集團總裁黃奉廷的信中感激地指出:“…你們從死神那裡奪回了350萬名兒童和550萬名成年人…在我所瞭解的人類受難史上沒有任何行動就其規模和慷慨能夠與這次援助相提並論…”

    ----------------------------------------------------------------

    打個廣告,新書《我不想上梁山》即將發佈,獲請期待!



    上一頁 ←    → 下一頁

    皇恩絕品小村醫近身狂兵超品奇才家有表姐太傲嬌
    異世界的魔王大人醫冠楚楚·教授大人,惹天醒之路武極天下我的左眼能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