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416章 故人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416章 故人來字體大小: A+
     

    大局初定,張漢卿心情舒暢,在侍衛們的簇擁下,他難得的再度看一看北京城。

    故地重遊了。四年前,他還只是個身爲質子的毛頭小子,四年後,他已經是一方諸侯,代表奉系行使權力的國之干將,名符其實的少帥了。

    四年之間,物是人非。他所認識的一批人物,逝去的逝去,收山的收山,流亡的流亡,歸隱的歸隱,沉默的依舊在沉默。奉系名正言順地獲得了大片勢力範圍,亟需要一大批各行各業的人才來替它掌管江山。

    蔡鍔身故,連同他自己在京城買的房子都已經遍佈塵土,可是對斯人的懷念之情卻歷歷在目。所以,張漢卿安排人把蔡鍔留下的一些墨寶、事蹟、電文等收集起來,就在其舊宅內建造了“蔡大將軍紀念館”,以供人憑弔他的歷史功勳。

    段祺瑞爲皖系最大的軍閥,但他能夠審時奪勢、毅然放下軍權,使國家減少了損失,從這一點上來說,他是有功有過的。皖系戰敗,他不像其他人或流亡國外,或出走租界,他就呆在家中。但他也不是甘心等死的人,所以,他派出兒子、張漢卿的盟兄段宏業來“探望”他。

    張漢卿很客氣地接見了段宏業,並給他吃了一劑定心丸:“段世伯功大於過,我將確保新政|府不會追究他的罪名。”

    曾幾何時,段宏業以天之驕子的身份,根本沒把作爲質子的張漢卿放在眼裡,卻再也想不到,短短几年時間,段家卻需要取得對方的庇護,真是造化弄人。也就在這個時候,他有些佩服父親的看人之準了,也因此自慚形穢:“兄弟不是久居人下者,我與他已經不是一路人了。”

    本來想親去朱啓鈐家拜訪的,那裡有他情愫初開時朱三小姐的倩影在。幾年下來,朱淞筠的影子已經在腦海深處漸漸淡了,不過作爲故人,他還是期望她能過得好。聽人回報說桂老在擔任南北和議北方總代表後因爲談判破裂而決定退出政界,現在在北戴河專心做他的“海濱公益會”會長。能在屢次大變中全身而退,並且被各方所讚揚,張漢卿可不會輕易就這樣任其寶貴的從政經驗浪費掉,他已經決定在返回瀋陽時再見他一面。

    還有一個人物,是他朝思暮想好久了,也是他此行北京的另一重目的,他就是蔣百里。

    在張漢卿記憶裡,民國初期能在軍事上有戰略眼光的莫過於所謂的“北洋三傑”了。現在蔡鍔已逝,張孝準回湘,能在北京找得着的只有蔣方震(字百里)了。這位民國時公認的第一號軍事理論家,才華橫溢或又堅韌不撓:他的《浙江潮》、他的智鬥墨索里尼、他在保定軍官學校校長任上的自殺、他的日本太太佐梅女士、他的女婿錢學森、他的副官蔣緯國,無不帶有傳奇色彩。

    他一生寫下不少猶如“預言”的論文,屢於事後應驗。就如蔣百里的《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和《抗戰的基本觀念》對抗日戰爭進行的預測,與事實基本一致,可見其戰略水平之高。

    在日本老一輩人中提起這位蔣方震(蔣百里字方震)將軍,他的名氣比在中國還大。日本人記得他的《國防論》,他的抗日戰略理論----八年血戰之後,看蔣百里將軍的抗戰理論,日軍恰似按照將軍的指揮,老老實實的自東向西,前進到湖南,而後陷入中國泥沼式的持久戰中不能自拔,直到戰敗。

    他也是一個日本陸軍歷史上極爲尷尬的人物。他畢業獲獎的場面頗爲傳奇,因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宣佈畢業生的名次是從前向後的,唸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蔣方震”。

    當時九期步兵科畢業生有日本人三百餘人,中國留學生四名。就這樣,第一名,被中國留學生蔣方震,就是蔣百里拿了,天皇的賜刀當然也歸中國了。日本士官學校感到面子上難以忍受,誰知接着宣佈第二名,還是中國人,這位第二名就是後來從雲南起兵反袁的風流將軍蔡鍔。這樣引起的騷動更厲害了。於是宣佈第三名之前日本人先檢查了一下,----不幸的是,第三名還是中國人,名叫張孝準!

    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發佈官是伏見宮親王,惶恐之下感覺無法向天皇交待,臨時換了一個日本學生做第三名,又想想前四人日本學生不過半也尷尬,又增加了一個日本學生做第四名,張孝準得了第五。

    增加的兩個人是誰呢?一個叫荒木貞夫,後來的日本陸軍大將,陸相,甲級戰犯;一個叫真崎甚三郎,後來的臺灣總督,陸軍大將,二二六政變的幕後黑手。此外,這一期裡裡面的日本畢業生還包括如下人物:小磯國昭(後來的首相),本莊繁(關東軍司令),鬆井石根(南京大屠殺的元兇),阿部信行等,堪稱日本陸軍的一代精英,皆敗於蔣百里之手。

    從此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規定中國留學生必須與日本學生分開授課,以免同樣情形生演,可謂大長中國人志氣。

    當然這是否是以訛傳訛,有待商榷。按傳統,日本陸士畢業優等生(前幾名)得到的是銀懷錶,陸大畢業前五名纔是軍刀組的,但是陸大必須得有聯隊長推薦才能讀,留學生沒資格(當然朝鮮除外,當時已經是殖民地了嘛)。

    姑且不去管他,反正此人有能力就是了,這是毋庸置疑的。

    1906年蔣氏回國,在趙爾巽幕任督練公所總參議,但爲張作霖等舊軍人物排擠,同年以德意志國防軍第七軍營長的身份赴歐洲考察軍事。在德國,他的傑出的軍事才華受到德國軍界元老興登堡元帥的高度讚譽。1910年再回國,得士官同學良弼提拔,就任禁軍管帶,後轉趙爾巽幕再任前職。

    在1912年下半年,時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的蔣百里因爲對北洋軍閥政|府拖欠挪用陸軍大學教育經費表示強烈不滿,在操場上全體學員面前,竟創腹自殺,幸被清醒過來的學員搶救過來,不過從此,他對北洋政|府心灰意冷,堅決離開軍界。之後結識日籍看護佐藤屋子,與其結婚,婚後佐藤屋子改名爲左梅。二人之女蔣英是著名音樂家,爲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之妻。

    講起來,張漢卿和他還有點淵源呢,當初若不他的讚歎,張漢卿要想在京城闖下那麼大的名聲,還差了點火候呢。

    聽說他這幾年過得並不如意,在老袁去逝後已經完全脫離軍界,又陪蔡鍔去日本就醫,旋即爲之料理喪事。1917年回國,任黎元洪總統府顧問,開始首次撰寫軍事論著《孫子新釋》、《軍事常識》等,出版後成爲軍校教輔。黎元洪倒臺往後數年間,他公職清閒,閒來着書立說,擔任一些雜誌的編輯、組織詩社等。

    此後蔣百里道路一轉,竟有點兒偃武修文之意。1918年至1919年,他隨梁啓超赴歐洲考察,歸國後主持“讀書俱樂部”、“共學社”等團體。1920年,他當選浙江省議會議員,參與浙江、湖南省憲起草工作,支持“聯省自治”。又主編《改造》雜誌,其影響力僅次於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他空有滿腔熱血、滿腹經綸,卻無伸展機會。直皖大戰後尚在北京閒居。

    如果任其在文學的道路上發展,難保不會出現一個文學大家,像他不久後寫的《歐洲文藝復興史》,就因爲和梁啓超互爲作序的佳話而名揚一時,至今還被用作中|央美院的西文藝術史教材。

    可是中國現在多一個文學大家不多,但少一個蔣百里,則是現時代所不能承受之重。

    倒不需張漢卿多擔憂,“奉情局”早已奉他之命密切監視蔣百里在北京的居所,發現他正準備投奔吳佩孚,以等待機會討伐張作霖,報昔年之怨。

    如此優秀的人才,張漢卿怎能錯過?至於推向對手懷抱,更是但凡有一點見識就知道萬萬不可。當年錢學森回國,美國人認爲他足以抵擋五個師的兵力;在張漢卿眼裡,單純從軍事意義上講,蔣百里不亞於錢學森。

    兩天前,當皖系落敗的當日,蔣百里就敏銳地發覺自己已被不明人物所窺測。他不願意急忙收拾隨身緊要物品想離開險地時,在衚衕口被幾個壯漢攔了回來。不過這些人雖然相貌兇惡,腰裡又彆着傢伙,但是對自己卻無半點不恭之色,爲首之人只說奉命留住自己云云。

    此刻蔣百里正坐臥不安,他敏感地判斷爲自己的舊仇家張作霖又派人索命了!

    武昌起義時,因張作霖素與自己不睦,自己被迫從東北逃亡。張作霖派人追殺至火車上。蔣氏因內急,火車上的職員打開了洗手間供其使用,在外部替其上鎖(原本火車在發車前不會供人使用洗手間),因而得免。想不到時隔多年,自己仍逃不脫張作霖的魔掌,而張作霖竟記仇如此!

    一個晚上,坐臥不安的蔣百里已經設想了最壞的情況。不過令他倍感驚奇的是這次不是災禍而是福音,第二天一早,隨着門外一聲清脆的“敬禮”聲,一個熟悉的笑容映入臉簾。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有一把斬魄刀女神老婆愛上我第九特區前任無雙重生之大設計師
    重生之天運符師神話武林英雄聯盟之誰與爭鋒都市之惡魔君王女總裁的神級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