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363章 班底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363章 班底字體大小: A+
     

    盼星星,盼月亮,當一身布衣的陳布雷終於出現在張漢卿的面前時,用欣喜若狂來形容他的心情是再恰當不過的。

    靜悄悄地來,低調行事的風格幾乎把陳布雷定格在歷史的畫卷中。簡樸的生活習慣,視金錢如糞土的文人清高心態(或者說是通達的態度),不爲自己或親友謀福利的人生觀使得他在蔣介石那裡也得到最倚重的幾乎是無條件的信任,後者是衆所周知的權謀家。

    他也有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所根深蒂固的“士爲知己者死”的節操,正如他在正史上爲蔣家王朝陪葬一樣。撇開政治上對與錯不論,他把舊式文人的人格魅力發揮到極致,這也是讓張漢卿很欣賞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所以張漢卿完全是敞開胸懷地迎接他,他命令打開大帥府的大門,親自迎出門去。

    陳布雷布衣布鞋,背上搭個布包,和東北外出趕集的老百姓們並無二致。若非他臉上的剛毅和名聲在外(已經深深刻在張漢卿的心底),很難想象,這就是那個獨一無二的佈雷先生。

    張漢卿像遇到老朋友一樣歡呼說:“佈雷先生!我終於等到你來了----先生是一個人來的?”

    陳布雷儘管愕然,卻不失幽默地說:“少帥有命,敢不從耳。不過佈雷心裡惴惴,畢竟‘陽春白雪,和者蓋寡;盛名之下,其實難負’,時間一久,只怕要讓少帥失望了。所以佈雷留個心眼,還是把家眷留在上海,將來若被少帥趕回,在上海還能有個落腳之處。”

    張漢卿大笑,挽了他的手說:“我倒是覺得先生的話要反着聽,先生是想先過來看看,若是我這個少帥名不符實,先生一個人離奉還簡單些,是不是?”

    兩人一見如故。

    肆後張漢卿和他略談了談人民黨相關的組織框架和要研究的課題,並誠懇地希望陳布雷能夠在熟悉相關理論----其實也就他所知道和記憶中的一些被後人摸索出來的現代政治課本里所謂常識性的東西后,能夠夯實這個基礎。當然,給陳布雷的頭銜也是很大的:人民黨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人民黨報》社總編輯。

    驚訝於少帥對於中國國情的瞭解程度,以及他所創立的人民黨對於中國脈搏的把握程度之深,陳布雷越談越覺得這位年輕的少帥深不可測。原本自負的他,開始有些擔心自己能不能夠勝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的職務,他此前畢竟是黨外人士,對於黨務這塊還不熟練,當然《人民黨報》社總編輯的職務應該是輕車熟路的,不過初次見面,張漢卿就給他這麼一個大禮,還是把他雷倒了。

    讓陳布雷雷倒的不單單是這兩個職務,張漢卿還允諾親自做他的入黨介紹人並將在換屆後給他一箇中|央委員的頭銜。由於是建黨伊始,基本上黨的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都取自於上,張漢卿也沒準備在這個時候實施黨內皿煮,權力先從集中開始。

    這是恩自於上的殊榮,後來陳布雷知道在黨內只有張作相、孫烈臣、王永江三位奉系元老纔是張漢卿親自做的入黨介紹人,更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心境。他開始努力地融入少帥的班底裡並以超高的人品和敬業的態度贏得大家的尊重,這是後話。

    當張漢卿隆重地把陳布雷介紹給他的屬下們後,難免引起一陣騷動。這個貌不驚人的中年人,在政治上不見有什麼建樹,在名聲上也不顯赫,且手無縛雞之力,卻被少帥委以如此重要的官職,這不能不讓人吃驚。好在之前張漢卿跟他們提過他們的短板,知道文字工作是他們的弱項,又沒有動到自己的蛋糕,所以對陳布雷的到來也沒多大牴觸,只是覺得將信將疑----他值得少帥這麼禮賢下士?

    倒是張作霖很是豁達,不但抽空親自會見了陳布雷,還對張漢卿所委以的重任持支持態度。

    那時候的軍閥,大都以擴充軍隊、擴大地盤爲己任,至於延攬人才,也多是以武將爲重點,畢竟打天下還是要靠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軍。但是在奉系內部,漸漸地形成文武並重的局面,少帥如此,老帥也亦然。

    因爲深知治天下不能靠武人的張作霖,在張漢卿的影響下,已經建立起一個以他爲核心的軍事政治集團。軍事上,張作相、孫烈臣、張漢卿、吳俊升四駕馬車各有千秋,形成拱衛之勢;在政治上,軍政分離使得文官的作用基本上全掌握在一手之中。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削弱武將割據的土壤,達到張漢卿所推崇的“以文治武”的境界。

    後世美國有世界第一流的軍事力量,但美國民選的總統和國防部長能夠牢牢地控制住這龐然大物,其制度有非常可取之處。這個制度,在後世所謂的“皿煮”國家多有參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其國家的穩定,這個制度被稱之爲“任務式命令法”。

    所謂“任務式命令法”,其核心思想便是界定文武官員的權限。文官決定“打不打仗、爲什麼打仗?”而武官則在戰術層面指導“如何打仗”。無論如何,發動戰爭的權力不能由軍人來決定,這是軍人血性的思維決定的,歷史已經證明它的弊端。

    像臭名昭著的日本軍國主義,在歷史上卻是屢屢由一小撥下級軍官“自發”地“下克上”釀成無可挽回之局,雖然不能因此抹去那位天皇和當時日本政|府的責任,但出現這個麼怪胎,可是當時誰都想不到的。

    而後世一些國家屢屢發動政變,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軍方的權力過於強大,已經形成龐大的利益鏈。不健全的政治制度下,民選的文官自然不是手握重兵的武將的對手。

    所以無論張漢卿搞軍政分離還是軍警分離,都是爲了割裂軍隊與地方的利益瓜葛。軍官的任務就是平時練兵,戰時服從政治需要,而不能越俎代苞,凌駕於政治決策之上。

    這就可以理解張作霖努力擡升文治派領袖王永江在奉系的地位的目的了。作爲東北自治政|府的副主席兼奉天省長,王永江儼然是張作霖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其實質地位在奉系內部遠超過孫烈臣等人,儘管孫是張的鐵桿助手。

    除了王永江,像劉尚清、張惠霖、王樹翰等文治派都獲得老張的信賴和重用。基本上,老張把賴以生存的行政財政大權都交給他們。

    而且在平時,老張也着意交結文人,像曾任吉林督軍署顧問、吉林省參議院院長,現任北京參議中、大總統顧問的劉哲,都能夠以一介文人秀士與綠林出身的草頭王張作霖結交,實在是一個令人驚奇的事。

    張漢卿從北京、從上海網羅人才,張作霖也不讓他專美於前,他的用人眼光已經不單單在東北。像人譽“江北才子”的潘復,就已在他的盛情邀請下自魯赴奉。

    潘復籍貫山東,在當時是一時人傑。民國初期他在江蘇都督程德全府下任職。程因軍餉多次上書未批,後交潘復專理此事。他在書上改動18個字,呈報上去,餉錢當即撥下。此事轟動一時,成就他“江北才子”的美譽。

    由於他和山東都督周自齊關係密切,不久後,他便被調回山東任勸業道道尹,旋改山東實業司司長。不僅倡導辦工業,還鼓勵發展加工業和農業、水產業等,並提出創優等產品,與國內外競爭的建議。同年11月,潘復改任山東南運湖河疏浚事宜籌辦處總辦,兼辦山東水利,籌辦處駐濟寧。1916年,潘復調任全國水利局副總裁。

    他不但在官場經歷多個領域,還合資成立了濟南魯豐紗廠、濟寧濟豐麪粉廠、濟寧電燈公司等一批企業,可以說是能吏實幹家。東北新政,特別需要這樣在工商領域和行政領域的複合型人才,所以張作霖拋去橄欖枝,聘請他出任東北實業委員會主任兼奉天實業廳長一職,主抓工業建設。

    作爲張作霖軍事集團中的一極,張漢卿是唯一能夠在政治上插手東北事務的人員。其實他在行政事務上不單單是插手那麼簡單,實質上已經主導了東北建設的方方面面。

    這使他的權力大增,但也引起了一些妒忌,更牽扯了他大部分精力。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他需要騰出時間來綢繆他的下一步大計,因此,更有效地保持現有的實力成爲他的當務之急。儘管此時他的手下人才濟濟,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儘管黨務、政治、軍事、經濟都有主力干將分頭負責,張漢卿還是認爲有必要正式確立起自己的班底,理順方方面面的關係,以此在奉系內部確立地位。

    於是經張作霖同意,和手下諸將領謀士作出深刻探討後,張漢卿決定成立“少帥辦公室”以統籌黨軍政關係。這個辦公室暫設兩室兩處四位主任,作爲他遙領人民黨、黨的軍隊的權力通道。

    一室爲侍衛室,由譚海、姜化南分領內、外兩衛,譚海爲主任;二室爲副官室,由朱光沐兼主任;一處爲軍事、情報機關,由林蔚、高紀毅各自分擔,林蔚爲主任;二處爲黨政人事機關,由陳布雷牽頭。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娛樂圈:天後歸來三寸人間重燃全知全能者超品醫仙
    長寧帝軍邪王寵上癮:愛妃,快來最強贅婿大帝好色嬸子電影世界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