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127章 軍閥時代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127章 軍閥時代字體大小: A+
     

    縱觀袁世凱在後來的敗筆,史學家們各抒已見。但是不可爭議的是,他死後,手下的各軍隊首領將中國分割成各自的勢力範圍,由此在中國形成又一輪的軍閥紛爭。在正史上1926年以前的十年間,這些軍閥幾乎一直無視名義上在北京統治這個國家的民國政|府,爲了爭奪地盤,相互之間爾虞我詐內鬥不休,把北洋軍閥成家以來最好一點家底揮霍一空。在工業經濟無法提供其鉅額軍費時,爲了獲取稅款,他們殘酷地掠奪農村,把中國拖進了野蠻的無政|府動亂狀態中,使得民國初期若干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時期之一。在西方列強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卻出現了停滯不前,從此近代史上又落後幾十年,中國一蹶不振。

    以下幾個因素可解釋對西方作出反應的幾十年中所產生的這一悲慘結果。首先,中國幅員遼闊,這使得中國內地許多年來未受到與西方交往的影響。內地相當於一個巨大的貯藏所,幾十年來注重傳統的文官候選人一直是從那裡產生。他們組成的官僚階層由知識分子構眈而這些知識分子專心於儒家經典著作,因而,他們更強調的是倫理原則,而不是手工技藝或戰爭技術。這一統治階級因以下事實而進一步受到約束:陳佛教外,中國沒有或幾乎沒有借用國外東西的傳統。因此毫不奇怪,儘管19世紀後半葉中國的確發生了變化,但它的變化速度卻遠遠落後於對西方作出反應的其它國家。

    不過,不能讓官僚承擔中國失敗的全部責任。年輕的、受過西方教育的中國人也應負部分責任。他們中的一些人雖然在民國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們卻試圖在中國建立一些與他們從國外,尤其是從美國觀察、學習到的制度完全一樣的制度。他們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對中國人民毫無意義,很快就在中國的政治現實面前土崩瓦解。

    美國一位權威人士對這些不老練的政治家的這一失敗作了生動的描寫:“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製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種共和政體是一個大失敗,因爲它在中國的歷史、傳統、政治經歷、制度、天性、信仰、觀念或習慣中毫無根基。它是外國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國之上的。它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畫,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學生的漫畫。……這種共和政體悲慘地結束了,即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失敗的並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

    是的,從現代角度再來看民國初期的政治,特別是政治強人袁世凱之後的政局,纔會發現:整個中|央政|府形如一盤散沙,沒有誰有絕對的影響力及制約力,“城頭變幻大王旗”。如果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如同現代的美國,這種分立是一件好事,可以有效防止一家獨大,從而在日常國家事務的處理上相互約束。但是在一個充斥內憂外患、四分五裂的國家裡,這種各自爲政是十分危險的。歐美日競相在中國尋找其代理人,會讓中國繼續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從而一蹶不振。

    國不可一日無主,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一命嗚呼後,中國又恢復了原來中華民國的舊制。在這種情況下誰來當總統呢?請孫逸仙回來不可能,因爲控制着整個民國軍政大權的是原來北洋軍閥這些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願意請孫逸仙。這個時候黎元洪趁亂從瀛臺跑出來了,定居在北京東廠衚衕,深居簡出,避門謝客。

    按照當時《中華民國約法》來講,總統要死了,應該由副總統接任,名正言順也該是黎元洪。所以最有名望的段祺瑞被衆推着來到東廠衚衕請黎元洪。

    按說當時手中掌握權力最大的是段祺瑞,段祺瑞有軍權,也有行政權,掌管着國務院。有人說,爲什麼段祺瑞這會兒不當總統呢?這時候段祺瑞也知道,自己要站出來當總統,就成衆矢之的了,不服他的人會擰成一股繩鬥他,犯了衆怒他也擋不住啊。畢竟老袁屍骨未寒,焉知忠於老袁的部下不把老袁之死算在自己頭上,要說作爲曾經的跟班,自己可是反對老袁比較強烈的。

    所以段祺瑞想,我得找個傀儡當總統。找誰呢,沒有比黎元洪更合適的了。

    雖然這位“洪哥”有武昌“首義”的功勳,卻在中|央底氣不足,他的陣營在湖北,而且被國民黨攪亂了基層。就讓他做了大總統,還不是任由自己搓圓搓扁,又何必拘泥於名譽地位呢?

    另一位很有人望的“北洋三傑”之一、宣武上將軍馮國璋也明智地不作出頭鳥。當國會選他爲副總統後,他不願失去地盤,故在江蘇就職,仍兼江蘇督軍。同老袁時代一樣,“遙領”職務。

    一石激起千層浪。關內的亂局,關外也受到了影響。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馮德麟就想趁着天下大亂,乘機大鬧一下,也沒人管不是?而且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現在情況不明,爲了穩定關外局勢,搞不好會有人向自己遞橄欖枝呢。

    北京既然管不了奉天的事,馮德麟乃向張作霖提出最後通牒,限當天答覆,張遂請盟弟吳俊升出面緩和,吳見馮時剛提到“將軍”二字,馮就破口大罵說:“他是什麼東西?”吳俊升向馮說了許多好話,賠了許多不是,馮乃提出三個最後也是最低的條件:(一)用人行政需徵同意;(二)奉天軍政各費,不許超出預算,萬不得已時須協同辦理;(三)張作霖親率廿七師全體營長以上的軍官齊赴廿八師辦公處正式道歉。

    如果這樣,張作霖人事權被牽制,馮德麟的手自然就伸到了北鎮外,成爲不是省長的省長;財政權上的一攬獨大也被分割,再要資助衛隊旅自然就名不正言不順。“協同辦理”,馮德麟自然要在擴充七個營的軍費上討價還價;主官給副手道歉,失去面子就不用談了。

    張漢卿自然火大,他冷笑着問張作霖:“人與財權都被分半,父親這將軍未免名不符實;而且馮德麟從未涉足政務,現在父親在民政上也退了步,只怕馮德麟慾壑難填,得寸進尺。依我之見,乾脆利落地回絕了他。動刀子動槍,咱們也不怕他。”

    張作霖苦笑:“你以爲老子不想?姓馮的這樣故意我和添亂,選的是好時候。老袁歸天了,一下子天下大亂,無論誰繼位,都不願意天下大亂。我若在這個時候和他徹底翻臉,打又打不得,姓馮的馬上就能自立門戶。若我們兩人鬧起來,中|央恐怕爲了安定人心,極有可能讓姓馮的擔任熱河都統。熱河都統薑桂題年紀大了,我有信心把熱河拿下。但若姓馮的做了都統,他的人兵強馬壯,到時恐怕勝負就在五五之數了。所以不管怎麼樣,我都只能忍着。”

    他了解馮的個性,這個人蹬鼻子上臉,他的討價不能還價,越還價討價越高。如要妥協,就要馬上答應馮的苛刻條件。6月11日張作霖堆着苦笑,率領他的高級軍官到廿八師辦事處向馮道歉,並且答應了馮全部條件。這一趟倒讓老馮平了氣,他也笑臉相迎,還邀請吳興權、馬龍潭兩位鎮守使陪着張作霖叉了幾圈麻將,大家打了一陣哈哈。

    過了幾天,上海的報紙把他向馮道歉這一幕和盤刊出,氣得他幾天都出不得門,下令捉拿訪員並且開始檢查郵電。“媽了個巴子的欺人太甚!”張作霖匪氣直冒,他深感這趟丟人丟得不小。

    張需要真的和馮合作,馮則是和張假合作。在這次表面和解後不久,馮德麟就在他的防區內把老張所委派的各縣警察局長,一概拘禁起來,要他們供出曾花了多少紅包買缺,他宣稱要向老張算賬,並稱這是過去張作霖採取這種手段對付段芝貴而迫其下臺的手段,馮德麟現在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接着,他又發出通電,率領全軍將士辭職。不知是他的水平高,還是他的手底有能人,這個電報寫得卻是有聲有色有內容:“張督爲人極英明,能實心整頓軍事。麟所部將士均屬下乘,宜即退避賢路。”

    武人通電辭職,向例是當時以退爲進的一種手法,馮德麟這次率領全軍辭職,則是武人辭職中的一個創格。連損加陰之下,張作霖實在受不了,他親派張漢卿,向馮德麟鄭重提出交涉。

    行事前,張漢狠卿已得乃父交底,自己這一趟來,就是努力要獲得馮德麟的諒解,至於條件,仍需維持上次所談----老張已經讓步夠多的了,實在不能再退讓了,不然,將軍給他好了!

    時隔半年,張漢卿又一次進入馮德麟的家中,在京中的不愉快已經漸熄。在家門口,馮德麟對子侄輩還是沒有端起架子,畢竟張、馮兩人是換過貼的。彼時馮庸和另一位中年將軍在座,張、馮兩位漢卿經過一番不打不相識,彼此致意。

    代表乃父,張漢卿稱呼一聲:“大伯,學良此來,是家父授意向大伯請教。大伯要人事、財政的監督權,家父已經同意並告知奉天省政|府官員;對於之前種種不快,家父也向大伯親臨道歉。不知事隔數日,大伯又突然變卦,家父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地方得罪了大伯?”

    饒是馮德麟臉皮厚,在張漢卿面前還是有些赧然。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
    我的大小美女花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電影世界私人訂制這個大佬畫風不對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