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118章 禮遇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118章 禮遇字體大小: A+
     

    講起來,張作霖與王永江還是有仇的,兩人恩怨已久:光緒卅年(1904年)日俄戰爭時,當年年僅35歲的王永江曾辦遼陽警察,並在遼陽警務學堂任老師,曾獲“全省警政第一”稱號,頗爲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所賞識,想讓他擔任奉天民政司使(即民政局長),卻遭到張作霖的反對。

    當時的張自覺羽毛已豐,此時他家中“成爲全省政治中心,每日賓客如雲,文武官員都有。無論與張有關或無關係的事情,都與他相商或徵求他的意見,事先必使他與聞”。而王永江卻不吃這一套,從未去張府送禮物、套近乎。

    趙爾巽授意他主動一點,王永江硬着頭皮進張府卻空手。張作霖聽到管家的報告,故意不出來接見,王枯坐半小時,拂袖離去,當晚就辭職回到金州,並留下一首諷刺詩:“士元竟以酒糊塗,大耳如何慢鳳雛?才得荊襄寧志滿,英雄通病是輕儒!”

    然而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等到張作霖自己主持奉天軍政時,卻發覺能夠勝任張漢卿所構想的警察職務管理的人選,非王永江不可。

    此時他治下的奉天治安並不好:奉軍兵源複雜,軍紀不整,多出身綠林,無法無天。一般文官沒有軍隊經驗,根本不敢、也管不住這些街頭大兵;軍隊裡的人又不能再兼着警察的職務,再說一羣軍中的大老粗也做不來民政上的事。湯玉麟自從風聞軍警分離,也故意放任治安惡化,以此想作爲要挾的資本。

    張作霖十分火大,開始招賢納士,對手下說:“吾輩中誰有治國安邦之能人,我將高薪啓用之!”

    他的重要幕僚、督軍府參議長袁金鎧適時提及王永江:“永江乃天下奇才,將軍幕下諸君無出其右者。請將軍直釋小嫌,以就大業。”見張作霖似有忌憚,袁金鎧說:“岷源年輕時就出人頭地,被金州人譽爲‘二陸雙丁’,被朝野誇爲‘奉省辦警政的第一人’,此人可委以重任!”

    王永江有管警察的經歷,名聲又在外,這個很重要----在需要大批人才的奉天,如果放任這樣一個人物不用,說什麼也會讓人非議老張的誠心。他有心化解這段恩怨,也算不得什麼了,可是不好開口,畢竟,是自己不識珠玉在先。所以張作霖很懊悔地說:“當年我一朝得志忘乎所以,不知道岷源會不會因此而看不起我這個大老粗!”

    作爲長子的張漢卿主動爲父分憂,他自告奮勇去說合。

    對王永江的大名他可是很清楚的:歷史上奉系人才中,他是少有的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有不凡表現的人物之一,堪稱東北的“最強大腦”。作爲東北近代民族工業的奠基者,他更被稱作東北的“財神”。自己想有一番作爲,這樣的人才不網羅就太可惜了。劉備爲求賢還能三顧茅廬,不就挖個人才麼,給他足夠的禮遇就行了。

    儘管知道歷史上王永江最終是跟了張作霖的,但是自己親自挖來的意義就不一樣。哥不是追隨歷史,而是改變歷史!奉系還只有雛形,他要提前爲自己的勢力佈局了。爲顯誠意,張漢卿親自坐車到金州,攜重禮上門求見。

    此時的王永江,頗有懷才不遇之慨。自從那次掛冠而去後,這幾年一直以讀書自娛。可是大人物不平則鳴,文人講究學而優則仕,不過隨着張作霖在奉天的地位日益牢靠,在關外,他想有出頭之日比登天還難啊,不過他上報國家下報移民的想法卻越來越強烈。

    風和日麗的一天,張漢卿扣響了門閂,隨後兩位註定締造歷史的人物第一次見面。

    “你是誰?來此何事?”

    “我是奉天督軍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家父專程讓我登門請先生出仕。”張漢卿一臉謙恭,充分演繹了三顧茅廬的精髓。

    “我一介文人,無縛雞之力,張督軍要我何用?”

    “先生大才,天下誰人不知?救國家於危難,濟黎民於水火,展胸中抱負,是先生的宏願,也是學良的志向,願先生幫我。”

    “張將軍門前戈戟森列,我這個小小的芝麻官到了門口,可是誠惶誠恐啊!”

    “往事不可提,來者猶可追,他日功成名遂了,醉笑陪公三萬場。”

    這是後來傳說中張漢卿禮賢和王永江的對話,頗有戲詞的成分。實際上兩人到底說了什麼,除了當事人無人可知。但是,少帥和王永江自此之後成爲終生的摯友和戰友,卻是史實。

    只有張漢卿知道,自己作爲督軍府長公子出面盛情邀請,已經表示了老張的最大誠意。王永江作爲一個有抱負的政治人物,豈能不順坡下驢?至於當初的那點齷齪,也只是人事鬥爭中的小插曲,對已經做到高位如張作霖,王永江可不會傻得再提舊怨,當然要像少帥所說的那樣“往事不可提,來者猶可追”了。

    王永江欣然從命,張作霖對王永江的到來也是給予了極高的禮遇的,做了許多準備。讀書人最好什麼?面子!對張作霖來說,最擅長的就是給面子。自古以來禮賢下士者都是被傳誦的,評書上有很多這樣的典故。爲了網羅人才,就是把場面撐破了也不會丟人,而且這裡還有張漢卿的面子。所以在得知張漢卿已經成功地勸說王永江爲督軍府做事並在明天趕到奉天時,他高興地說:“明天王秀才出府,我親自出迎!”

    他是這麼說的,也這麼做了。當天爲了表達對王的重視,特意吩咐副官:“今天有貴客,誰來了也不見。”

    在面對王永江時,張作霖只說了一句話:“公何來遲?”

    王永江很是感動,也只回了一句話:“尚未晚也。”

    賓主大笑,張作霖十分隆重地請王永江入大帥府,他着裝整齊、笑臉相迎,使王永江感受到了主人的熱情。當天奉天軍政高官雲集,在張氏父子的帶動下,大家都對王永江笑臉相待。作爲舊時代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士爲知己者死的知遇之恩,是多少誘惑都比不上的。王永江終生追隨張氏父子,與此莫不有關。

    這種恩遇,在瀋陽後來形成了這麼一句口頭禪:“王永江進帥府----高人一等”。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極品小農場
    放開那個女巫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