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42章 君子之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42章 君子之黨字體大小: A+
     

    一個好漢三個幫,人多力量才能大,吳家象又找來了他的好友、即將畢業的北大法科才子朱光沐,邀他入夥。此時的朱光沐正在思考畢業後何去何從,他也是熱血青年,既然張漢卿家底雄厚,又有鼓舞人心的想法----成爲建黨元勳立一番大事業是每個男人心中的夢,張“少”將軍有此遠見卓識,於將來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因此,儘管張漢卿只是半成人、比他的年齡還小着三歲,朱光沐還是決定加入這個團體。

    認識這兩個人,是張漢卿在北大數月最大的收穫,如果不出意外,他們也是自己的基礎班底之一。說是班底,其實是他自己的想法,真正要讓他們兩人信服,還有一段路要走。現在,充其量,只能說是同道之人。張漢卿內心深處的如何建立一個自身擁有先進性、能夠自我淨化、組織嚴謹及紀律嚴明的政|黨志向,第一次向他們二人吐露。

    隨着勸進之風愈演愈烈,這股風最終也吹進校園裡。吳、朱二人不像張漢卿出身官僚,眼光自然不如張漢卿看得遠----其實無論如何,在歷史的漩渦中看到平安着陸點是張漢卿的強項,這個年代的達人也遠遠不如他之一二。他們認爲席捲全國的這種風浪已經成爲一種事實,即袁世凱最終極有可能成事。那麼,如果是這樣,他們剛剛鼓吹的人民黨執政夢想將是曇花一現。

    所以,當某一天,張漢卿再度和兩人碰頭時,明顯地發覺兩位的狀態非常低迷。

    朱光沐唉聲嘆氣地說:“漢卿,仲賢,如果大總統成爲皇帝,我們再建這個黨還有什麼意思?孫先生的國民黨這麼龐大,還不是一夜之間淪爲畫餅?”

    張漢卿卻非常樂觀:“如果大總統不是來這一出,我還真吃不準未來的路。現在的發展,才讓我更看清前途的變化。我認爲,不出幾個月,形勢必有極大之轉變,那時你們且再看。”

    吳家象對他的樂觀很欽佩,不管怎麼說,能夠蠱惑人心的,歷來非大奸即大善。以張漢卿的家世,未來北洋政壇也不定沒有他的一席之地。一點點波折,就讓自己情緒變化如此之快,反不如一個年輕近十歲的半大孩子,他爲自己感到慚愧。“決定了就不許再後悔”,他想。

    張漢卿不在乎自己的“質子”身份,自然也就忽略了老袁可能派人監視的可能,所以也沒有告知兩人要注意影響。結果大受鼓舞的吳、朱開始在北大的同學中間大肆鼓吹人民黨的理論,其中不乏對老袁稱帝不利的預測。很快地,張漢卿在北大也不老實的消息輾轉傳到了蔡鍔耳中。

    這是個什麼性質的問題呢?是對元首的大不敬!若非張漢卿是一個半大的孩子和張作霖在此時袁世凱心中的好感,只怕京師執法處的人就直接請他去喝茶了。作爲民國的特務頭子,陸建章知道蔡鍔與張漢卿之間的關係,故意把消息透露給他,相信蔡鍔是明白人,也知道他會怎麼做。

    蔡鍔果然找到張漢卿,後者還不知道盡管自己謹慎,但“交友不慎”,已經讓自己月餘的隱藏前功盡棄。當張漢卿聽說他的兩個新跟班把自己的那套袁氏必敗的理論無償地分享給同學之後,禁不住心中嘆氣說:“這些溫室的花朵,根本不知道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想當年白色恐怖,多少地下工作者爲此進大獄、拋頭顱?在北京搞這一套,我的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

    蔡鍔見他沉思,還怕他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還在循循善誘:“小行不謹,終系大事。你父親大肆向老袁效忠,你卻暗中胡言亂語,老袁心中會怎麼想?你政治嗅覺靈敏、但眼高手低、用人不淑,此爲政者之大忌!‘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這句話你總該聽過吧?”

    張漢卿心悅誠服:“蔡世叔,我明白了。此事太過激進,而風險太高,實不宜在此時搞出這個大動靜來。從今後,我只會低調行事,再不牽扯政治。”

    蔡鍔點頭,張漢卿能夠從善如流,也是政治人物的美德。不過他仍不放心地說:“一個聰慧能幹的漢卿,在老袁的心中,絕不比胡鬧的漢卿加分,有時甚至疑慮更大。漢卿,我不該一時見獵心喜,讓你在海陸軍統率辦事處大大張臉。雖然你出了名,但當此之時,兇險也隨之而來。”

    張漢卿表示心服口服。蔡鍔轉過話題:“聽說你想建一個什麼黨,我很好奇。國民黨這麼強大,結果是老袁坐大總統,還不是因爲兵權在手。你很有軍事天分,將來讀讀軍校子承父志,不難成爲軍界的棟樑之材,卻爲什麼仍要做這些不靠譜的事?”

    張漢卿收斂笑容,認真地回答:“蔡世叔,您覺得以現今的中國,即使袁世凱不熱衷於皇帝之位,國家的管理就是合適的?”

    這個問題真沒想過,蔡鍔只是一介軍人,所謀也只是強軍與通過軍隊穩定政權。他是個實誠人,對張漢卿倒不隱瞞,當下很老實地說:“這個我沒有想過。雖然國民黨被勒令解散,國會也名存實亡,但我認爲,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又值此亂世,中|央集權有其合理之道。”

    張漢卿搖搖頭:“我同樣贊成中|央集權,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現在的中|央集權力度明顯不夠!各地都督都兼着省長,這爲未來的軍閥割據埋下伏筆。您對中國的歷史研究至深,知道中國從古到今就是一個有着深厚軍閥傳統的國度。只要有機會,總是會冒出幾個草頭王出來的,這些人,是國家的隱患。

    就是現在,大總統對於各省手握重兵的都督都是以拉攏爲主,他有目前中國最強的兵權尚且如此,如果換作他人上臺,這些地方實力派會真正把中|央的權威放在眼裡嗎?!

    而遍觀世界列強,凡是國家穩定的,軍隊的指揮權都集中在文官而不是武將手裡。以文制武,也是中國曆朝鐵律。中國的地方兵權,一日不集中在國家手裡,這種隱患就一日不能消除。

    軍人們對於世界局勢有着和文官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的心態受到他們職業經驗的指導,這種情況我稱之爲‘專業偏激’,他們習慣從職業經歷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局勢的結構、層次、戰略和行爲,他們與文官政|府的主要差異在會習慣性地用自己的專長來解決問題。總而言之,他們會過度看重軍事力量在政策中的作用。從前的軍閥擁兵自重、以兵犯上,都是這種想法在做怪。

    軍人傾向於着眼當下。有不同就有問題,有問題就用行動來解決,眼前問題眼前處理,處理掉就沒問題了。總的來說,軍事威懾和對抗是他們所習慣的處事方式。

    而文官中包含分析師、戰略家和外交官。這些人都更加傾向於對國家戰略全局進行考慮。他們懂得如何採用外交手段來實現國家目標,保護國家利益。他們更注重大戰略,外交藝術。他們可以擱置爭議,求同存異。

    所以與各地爭取武將們的支持與極力招兵買馬不同,我認爲在重視武力的同時,也要注重文官隊伍的建設。

    不管是軍人還是文官,他們的技能對於國家都很重要,而領袖的任務就是協調兩者,保持平衡。而其前提就是集權。只可惜的是,袁大總統的集權,是把權力集中於他一人,這是典型的專制,與皿煮的呼聲相距甚遠。我不是說專制不好,我只是認爲權力過度集中於一人,一旦形勢有變,產生的危害更大。

    因爲人總要死的,就是無敵的英雄,也總有一個永恆的敵人他鬥不過,這個敵人叫時間。

    沒有一個穩定的權力抗衡機制,一旦他敗給了時間,就會造成空前的危害。假如他老而昏聵,做了錯誤的選擇而無人敢指出,會給國家帶來無窮的災難;假如他至死不放權力,在權力繼承上將會發生不可測的變故,同樣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可不是麼。老人政治給中國帶來的苦難還不夠嗎?一個**的損失讓中國倒退了二十年,張漢卿最崇敬的毛爺爺,不也有欽點接班人控制不住局面的情況?最終還是二代接班人痛定思痛,制定了一個著名的中|央領導人退休制度,這才使中國的政治運作向平衡過度進行。

    蔡鍔也理解武官攬政的危害,但是由張漢卿如此清晰的分析和總結還是第一次聽說。看着張漢卿說得頭頭是道,他的心中忽然有種萬分欣慰的想法。是吾道不孤?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還是二者兼以有之?一時也說不清楚。

    他有心考校:“那麼,漢卿,你認爲解決它的辦法是什麼?”

    又來了!張漢卿爲此見證了百年,當然有辦法。他深吸一口氣,思路清晰地說:“建黨!把集中的權力交給黨來控制!我們的這個黨,不是黨同伐異的黨,而是君子之黨!”



    上一頁 ←    → 下一頁

    異能之紈?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
    我當道士那些年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