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32章 撩刺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32章 撩刺字體大小: A+
     

    袁克文雖然一向對這位大哥有些畏懼,卻仍然不願意在他的壓力下屈服,這是他性格中的俠義之本色,演戲得多了,他幾乎分不清哪是戲裡,哪是戲外。他仍然誠摯地對袁克定說:“大哥,無非戲耳,做戲忙看戲閒,又何必計較是耶非耶其真然耶。”

    到底是脫不了戲癡本色,就是說話間,也用得是評戲的兩個段子。袁克定乃是有備而來,自然不會輕易放他一馬,他冷笑說:“二弟!你們唱戲的都說‘假人啼中真面目,新聲歌裡舊衣冠’。這兩個人借題發揮,要離間你們兄弟之情,我看他們就是在假戲真唱!你作爲弟弟,在這個關口,不合時宜地登臺唱戲倒也罷了,還一心幫着外人擠兌我,你安的是什麼心?!”

    袁克文是個典型的文人,哪像袁克定這樣在軍界、政界摸爬滾打多年的摔練?被他當衆擠兌,便有點激動,自己與大哥的過節誰不知道?他本就是直脾氣犟脾氣,要不然也不會硬擰着不去做袁家的王世子而去拋頭露面做戲子,即使老袁也奈何他不得。袁克定話裡有話,他雖然是戲癡,卻又不傻。他一甩兩手,大聲說:“我安的什麼心,大哥不知道嗎?就在前天,我還告知父親加刻了新章,我的意思你真的不清楚嗎?榮華富貴非我所欲,就讓寒雲遠離朝堂,在臺上了此一生,亦是大哥愛護兄弟之義了。”

    這句話別人不知所云,袁克定卻是心知肚明。在兄弟兩個即將在老袁心中分出勝負時,袁克文卻努力表現出不聞政事的樣子。有人在老袁面前說袁克文有密謀建儲的野心,袁克文於是懇請老袁依清制,授自己爲皇二子以釋疑。沒有了競爭,袁克定那是闆闆釘釘的太子,再無對手。爲了趁熱打鐵,袁克文還刻了一方大印“皇二子印”以示無爭。他平時肆力購求宋版書,所得書即加鈐‘皇二子印’,原來是藉此自晦以避禍。此事首尾,袁克定周知,是以袁克文有此說。

    不過這番心意,袁克定知道是知道,卻並不領情。他自認爲自己各方面都比這個二弟優秀,但是那隻瘸腿是硬傷,足以將所以優勢都打破,不到宣佈的那一天,一切都還有變數。他現在每天最大的任務,就是在父親的心底裡把這個二弟的點滴疼愛漸漸挪出去----民國秉承晚清風俗,戲子是很下等的職業,但袁世凱能夠容忍這個二弟唱戲到現在,足以說明他對袁克文還是很有想法的,不容他有半分怠慢。

    而且袁克文卓而不羣,自小就頗得父親賞識。且他又聰明,又機警,連應變與緊忍都非常人所能。別人不知道他卻清楚的是,袁世凱的六姨太、自己都稱六媽的葉氏,本該是袁克文的人。

    六姨太葉氏,原是袁克文在南京認識的一個名妓。克文那次受父命南下,認識了葉氏,並得其玉照一張,還私定終身。回來向老袁彙報情況時下跪,不小心那葉氏的照片掉到了地下。老袁急問:“那是什麼東西?”小袁急中生智地說:“孩兒此次到南京,發現一美女,想孝敬父親大人,不知您老中意不中意?現拿回一張照片請過您過目。”老袁一看那照片,頓時眉開眼笑,豈不有中意之理?馬上就派人到了南京應娶了葉氏。那葉姑娘直到了新婚之夜才發現,風流英俊的小袁變成了如同蛤蟆般的老袁了。可她又能如何?

    袁克定就此認爲袁克文能忍非常之事,當是勁敵。可是對袁克文來說,吃喝嫖賭抽是他的本色,混跡於戲子與江湖之間是他的本領。一個煙花女子而已,對他來說只是萍水相逢,談不上什麼感情,頂天是好感而已。再說他們都是極怕老袁的,在那種場合之下能有此應變是很不尋常的也是極自然的。只是這件事,倒讓袁克定把他確立爲對手,倒是袁克文始料不及的了。

    要知道對袁世凱,就是袁克定這個長子也是戰戰兢兢的。因爲老袁妻妾成羣,不差他這一個兒子。清朝自康熙起,繼位詔書是放在乾清宮裡的“正大光明”匾後,不到最後一刻,大家是不知道“聖上”矚意的下一代帝王是誰。誰知道老袁對自己會不會有什麼變數,有道是天恩難測呢,再說自己見他的面也很難呢。

    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袁世凱,在搬進中南海這個原本皇家的後花園後,據說只出過五次門,而且最後一次還是躺着出去的。

    他的深居簡出,其實就是一種帝王式的生活作風。在帝制時代,帝王們是很少出宮的,這樣才能顯出他們與黎民百姓的區別,顯得他們更爲高貴。雖然帝王們偶爾也會微服私訪一下,但是更多的時間還是待在宮裡的。

    他不但行事作風照抄古代帝王,連房事也學了個十足。在袁家,袁世凱和姨太太們同房採取的是所謂的“值宿”制,也就是輪到哪位姨太太“當班”,就由哪位姨太太到袁世凱的臥室去服侍他休息。這根本就是封建皇帝的那一套惡俗,只不過在袁世凱看來,這纔是真正帝王般的享受!

    當時官場上的人都習慣地把袁府叫做“大內”。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大內”其實指的就是皇宮。在這個皇宮裡面,君王自然就是袁世凱,而他的妻妾和孩子們就是妃子、王子和公主。

    在袁世凱的“大內”裡,有着各種各樣“封建家規”。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嚴格的等級制度。袁世凱的原配妻子於氏,雖然不受寵愛,但是依舊被視爲皇后,一個人居住在福祿居。至於其他姨太太的住處,則被袁家的那些僕人稱爲“宮”。比如,二姨太、三姨太居住得偏南一些,因此她們的住處就叫“南宮”,如同古代妃子的住所名稱一樣。

    袁世凱的孩子們雖然與他也不乏親情,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畏懼感。他們見了袁世凱,就如同臣子見了皇帝一樣,誠恐不安,生怕一句話沒說對,一件事沒做好。總之,對袁世凱是一味順從,害怕失去他的寵愛。

    據說,有一次,袁世凱的大兒子、二兒子和三兒子一起來向父親請安。那天,袁世凱的心情很好,便留下他們多說了幾句話,並一起用餐。

    大家都知道,袁世凱的食量很大。一般人已經吃得很飽的時候,他吃得似乎纔有那麼一點感覺而已。這一次,當袁克文吃得很飽、準備停筷的時候,袁世凱卻又遞給了他一個滾燙的饅頭。

    按照封建大家庭的規矩,所謂的“長者賜,少者不辭”,就是說無論長者賜予什麼東西,年少的都應該接受,不可推辭。這種規矩,在袁家是必須遵守的。於是,袁克文無可奈何地接過了饅頭,裝着樣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了起來。

    其實,他並不是真正在吃,而是不停地把饅頭掰成小塊,塞進袖口裡面去。結果,袁克文雖然沒被撐壞,但是卻因爲饅頭太燙而把胳膊燙壞了一大塊皮膚。這一幕給袁克定留下了極難忘懷的烙印,也讓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扳倒袁克文,這樣,其他弟弟還小,袁世凱年齡又大,接班人非自己莫屬。

    當然袁克定有無數種方法可以讓袁克文顏面掃地,但都不理想。以父親對二弟心裡的愛溺,只要不是犯了大的原則性的錯誤,都不足以破壞袁克文在父親心中的印象,反而會適得其反。只有撩動父親心中的刺,纔有機會。

    袁世凱心中的刺是什麼呢?

    袁克定努力地收集二弟的“罪證”,基本上袁克文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回饋。這段時間,袁克文低調得很,也努力地表現出與世無爭的樣子,這讓袁克定大失所望。

    意外地獲得袁克文對老袁爭帝的“反詩”,這下他如獲至寶。在袁世凱心情不好的一天,他終於逮着機會,把這個消息吐露出來。

    “父親,我偶然聽到一首詩,現在外面傳得沸沸揚揚的,都說洪憲帝制做不得,連袁家自己人都不看好。”

    袁世凱豁然而驚:“什麼詩?”

    對輿論的關注度,恐怕自民國以降,老袁是第一個。他平時就很在意坊間的說法,此時見長子說得鄭重,心中不免一驚。

    袁克定來之前已經下了一番功夫,因此背得很從容,也聲情並茂:“隙駒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老袁細品了一番,很中肯地點頭稱讚說:“好詩。在詩詞已式微的今天,能做出這樣的詩,這個人不簡章啊。”不過老袁自非常人,反應極快,他忽然拍案而起,盯着袁克定:“老實說,這是誰做的?”

    不用他說,袁克定也會“老實”說的:“這是二弟的手筆。”

    知子莫若父,這風格很熟悉嘛。果不其然。

    袁世凱大怒:“那個小畜生在哪裡?馬上給我找來!”他目前正爲一些街頭巷尾傳出來的不和諧音所煩惱:他的起家北洋重將,馮國璋在各種場合都明確說過,反對老袁稱帝。自己爲了減輕他的抵制,還騙他說是謠傳,但估計很快就紙包不住火了;另一位重將段祺瑞更是憤而辭職避居天津去了,雖然傳出消息說他“閉門不論人之過“,但終究是北洋系分裂的徵兆不是?現在連他的親生兒子也反對他,怎能不大光其火?



    上一頁 ←    → 下一頁

    同時穿越了99個世界紹宋大劫主師父又掉線了醫手遮天
    武器大師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極靈混沌決